•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台灣需要生技業的張忠謀 張念慈:5年內歐美仍是生醫主流,必須政府架好平台、吸引人才回台,才能接軌國際
內容

兩岸生醫業搭橋,江陳會中定出以世界公認標準「ICH、GHTF」做為共識架構,儘管對國內醫藥業搶進大陸市場有利,但美國Optimer 製藥、也是台灣浩鼎董事長張念慈則提醒業者,未來5年內,歐美市場還是主流。
張念慈指出,生醫業仍應以正規軍打法,採取符合歐美法規的新藥和醫材。
張念慈認為,在全球先進國家都鎖定以生醫業為振興經濟的重要產業下,未來5年將是最大關鍵,成功機率較大,國內業者應趕搭生技列車。
由於台灣不缺資金,張念慈表示,只要政府能夠架好環境平台,就會吸引很多海外華人生技專家像羅氏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希雷人類基因療法公司資深副總裁(Shires Human Genetics Therapy)蘇懷仁帶領更多的專家回來幫台灣創造生技契機。
而只要台灣能有「生技業的張忠謀」出現,整個生技產業就會出現空前的動力,也就能夠有機會啟動像半導體的母雞帶小雞模式,讓國內生技醫療業和國際接軌。
以下是他的看法紀要:
問:第六次江陳會簽署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新藥研發和醫材合作將以世界公認標準「ICH、GHTF」做為共識架構,你如何看大陸市場和台灣業者的利基?
大陸有潛力 市場仍小
答:大陸有13億人口,目前大家都把眼光放在大陸市場,認為大陸在3年內醫療市場就有機會躋身全球前三大,但我認為大陸潛力是很大,但市場規模還是太小了。
就統計目前全球醫療花費來看,美國約佔40~45%、歐洲佔35~3 8%、日本是10~13%,雖然有人估計大陸佔了4%左右,但我認為大陸還只有1%左右,即使是2%,人口也只有2,600萬人,比起歐美市場還是太小了。
大陸要躍居全球前三大,目前還很困難,因此,台灣的生醫業要有打全球市場的體認,不要目光如豆,只看大陸市場。
台灣生醫業還是要採正規軍作法,以美國FDA和歐盟EME的標準,比較有利基。
業界不能只做小型醫材
問:台灣近年掀一波生技熱,各次產業的公司營運和股價表現出現不錯的活力,你認為那些次產業比較有機會勝出?
答:目前看來,醫材是最具利基的,台灣因電子業有國際競爭力,產業供應鏈完整,資金也不缺,很適合台灣發展,而且醫材的周期短、風險小,被告的機率也比較小,不過,業者要突破只是做小型醫材的模式。
至於醫藥產業,市場規模大,但投入時間長,資金花費大,成功率低,所以很難吸引大財團的投資興趣。
不過,也沒有那麼悲觀,因為生技產業不是連貫性,只要有突破就可以成功,在發展新藥的過程,只要有成功機會,就會有進場和退場機制,可以買賣、可以授權,還有專利保護,因此,還是有迷人之處。
而以台灣的現況來看,CRO(臨床研究實驗)在大者恆大下,不與國際大廠策盟,很難發展,因此,不可能變成大產業。
原料藥在中國和印度包圍之下,若是不能具備規模也就沒有了優勢,因此,一定要找特殊的利基點切入,否則很難成為全球龍頭。
單株抗體和蛋白質新藥部分,目前尚無人勝出,此領域是必須要財團、政府和法人機構共同投入才比較有機會,現在大陸和韓國政府都有傾全力在扶持,台灣需要找更多海外華人生技專家回來帶領。
另外,我覺得國內幾家老藥廠,有很好的生產學名藥的基礎,廠房設備也符合國際規格,其實應加緊腳步投入。
有好平台 人才都想回來
問:台灣目前的生醫產業規模不夠,公司能給的待遇有限,能吸引海外生技專家回國嗎?
答:我想落葉歸根應該是很多人的夢想,對很多海外華人而言,很多人的職位都已到頂,就是等退休。
但五十歲至七十歲是人生的精華,不管是人生閱歷或財富的累積都比較成熟,他們在對薪資待遇已經不是那麼在意,反而是想找一個可以貢獻所長,開創人生新的成就,加上這時父母親年紀都大了,遊子返鄉回國照顧父母也是他們的心願。
因此,我認為,如果政府能架構一個很好的平台,創造一個可以投資的生技環境,大家都會願意回來的,台灣資金並不缺,生醫業不需要政府的資金,只要是一個可以創造「生技業張忠謀」的環境。
至於人才怎麼會缺呢?楊育民是羅氏全球技術營運總裁,他的專長是蛋白質藥、單株抗體,蘇懷仁是希雷人類基因療法公司資深副總裁,他長期投入新藥的早期開發,他們願意回來,至少都可以帶一打相關領域的專家回來,有這樣的人才回來台灣,台灣的生技業就會很不一樣,而且也會吸引更多財團的資金願意共襄盛舉。
5年內是業界最重要關鍵
問:如何看全球生技產業的發展?
答:生技產業無疑是未來20年內最夯的產業,在先進國家紛紛投入之下,大陸甚至是不惜巨資投入,寧可養蚊子也要先蓋廠用,並找投資項目下,我認為未來5年內是台灣生醫業最重要的關鍵。
台灣若不趕快和國際市場接軌,5年後,成功的機率就會相對降低,因此,國內產、官、學應加速將資源整合,政府創造好平台,吸引海外華人生技專家回來支援,台灣生技產業一定可以像資訊電子業一樣蓬勃,充滿活力的。

出處 工商時報/記者杜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