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新藥研發 生醫業應強化轉譯
內容

政府擴大全球招商能量,在生技產業已成各國振興經濟的重要指標下,今年生醫產業的招商也最具潛力,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認為,蛋白質新藥、健康醫療器材照護、基因檢測、個人化預防醫療和CRO的臨床服務最適合國內發展,而因新藥研發耗費的時程長達10年以上,業者應該強化「第二棒」的轉譯功能,以下是訪問紀要:

問:台灣生醫產業應該發展哪幾個領域,最有機會和國際市場接軌?

答:隨著個人化預防醫療的興起,台灣有強勁的資訊電子技術和研發能力,加上產業供應鏈完整,所以,「小而美」的健康醫療器材照護、基因檢測、個人化預防醫療產品很適合廠商發展,另外,由於國內藥廠和醫療單位的設備和技術水平都已具備符合國際市場規格下,蛋白質新藥和CRO的臨床服務廠商也很有機會脫穎而出。

問:國內包括佳醫、大同、百略、潤泰等公司近年紛紛跨足遠距醫療照護產業,但台灣醫療診所綿密,你如何看此產業的利基?

答:全球人口高齡化來臨,健康照護成本提高,遠距網路醫療已經成為趨勢,工研院曾經針對基隆、桃園、板橋及中壢等4個地區進行試辦,以機構式照護、居家和社區式的照護進行研究,發現機構式的照護效果最佳。

遠距照護有2個最關鍵的因素,一是人的介面問題,包括語音的傳輸和畫面形象的感受度,另外則是需求。以台灣的醫療診所太綿密,健保又辦得不錯,一般居家或社區(如國宅)不太容易採用遠距照護,但如果是機構式的照護,如安養中心等,由於本身就有醫護人員,加上遠距的一方是醫院,其成功率就相對提高,而且由於在機構居住的病患,不用前往醫院就診,大幅減少在醫院院內感染的機會,且自我照顧能力也加強,進而造成住院率下降,大幅降低社會的醫療成本。

因此,機構式醫療照護是台灣可發展的模式,而從遠距創造出的商機,則包括小而美屬於個人化預防的醫療器材,以2010年初估全球醫材市場規模將達900億美元,這都是台灣生醫產業的利基,而透過此成功遠距照護的模式和器材的進步,未來就可複製到大陸和其它國家。

問:新藥研發耗費時程往往長達10年以上,費用也是由10億台幣起跳,這不是一般的企業能夠負荷的,生醫公司要如何尋找發展機會,或以小搏大呢?

答:一項新藥由發現(Discovery)到進入臨床(Clinic)階段之間,所做的轉譯(Translation)工作,是所謂的「第二棒」定義。以新藥發展為例,早期的發現,國內廠商並不需要自己從頭來,而是應該投入商品化、技術、法規的研究,進行評估,買下國外廠商初期發現的成果,進行第二棒的研發,包括投入最適合的配方製程、毒理試驗、藥物動力學,及藥理實驗等需要進行實驗項目,並進行商品化的市場分析,俾以和第三階段的人體臨床接軌,是最適合國內廠商發展。

就國內廠商投入新藥研發的過程來看,第二棒才是最重要的。第一棒的發現標的,應該要來自於全球,而第二棒如果方法好,有技術有競爭力,就會引進新資金,這是台灣生技產業的新利基。

 

 

出處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