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戰略高手-對症下藥 打破窠臼
內容

        法國製藥龍頭賽諾菲安萬特(Sanofi-Aventi)的首位非法裔執行長費巴赫(Chris Viehbacher)對症下藥領導該公司。

     2004年,賽諾菲聖德拉堡與安萬特合併成賽諾菲安萬特,至今,賽諾菲安萬特(以下簡稱賽諾菲)的股價下挫約20%,明顯遜於必治妥施貴寶、葛蘭素史克等同業。2008年12月,費巴赫接任賽諾菲執行長一職,該公司當時正面臨著,最主要產品的專利權將陸續到期,以及研發中新藥陣容不強這些問題。

     在費巴赫的努力下,賽諾菲目前有12種新藥和疫苗已進入研發後期,所以儘管大量專利權即將到期問題依舊,但前景不像之前淒慘。費巴赫整頓了賽諾菲的研發、進行併購、與創新的生技公司和大學締結新的合作關係。

     德裔加拿大籍的費巴赫指出,賽諾菲的問題有些是製藥業普見的,有些是該公司特有的,過去10年,製藥業在研發新藥上努力不夠,換來的是股東權益縮水,在此期間,製藥業大行併購和削減成本,但整體而言,製藥業並沒有進步。

     賽諾菲是最慢發現世界正在改變,而該公司必須進步的藥廠,以前的賽諾菲彷彿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沒有真的去建立新的合作關係和授權協議,賽諾菲確實沒有和投資圈進行溝通,談論如何解決大量專利權即將到期問題。

     重心轉向全球性、多元、穩定

     費巴赫表示,擔任1家像賽諾菲這樣擁有約10萬名員工的公司之執行長很可能會被一大堆事情所羈絆,因此一開始他就決定把99%的注意力放在重建研發生產力、以每年產生的40億歐元現金流和紅利來追求外部成長策略、將事業重心從倚靠超級熱賣藥物轉往使生意更具全球性、更多元、更穩定持久這3方面。

     費巴赫指出,深厚能力、大量資源投入、進行全球臨床研究等與創造性創新過程相關的要素,賽諾菲並不擅長,所以該公司走出去發展計畫網絡,買進BiPar(生產治療三重陰性乳癌的PARP抑制劑)等公司,與沙克生物研究中心(Salk Institute)、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進行策略結盟,賽諾菲創造合作關係網絡,而非只是1個軸心和數個軸輻的關係。

     費巴赫表示,傳統的模式是,藥廠去找生技公司,跟他們說,要拿他們的產品來研發,然後會付給他們權利金,但現在,賽諾菲是派人去和生技公司的人合作,為了籌措經費,賽諾菲對自己在研發中的新藥進行類似銀行的壓力測試,然後刪減掉3成研發中新藥。

     新定位 經營競爭優勢事業

     自從費巴赫執掌賽諾菲後,該公司已花費約80億美元進行43件併購案,費巴赫今年打算繼續下去。費巴赫對賽諾菲的定位是,經營擁有較長期潛能而且該公司具備競爭優勢的事業,疫苗是其一,比如賽諾菲正研發1種登革熱疫苗,將於2012年過後上市,賽諾菲為了生產疫苗,得投入5億美元、耗費5年興建1座廠房。

     賽諾菲去年買下巴西1家學名藥公司Medley,鞏固賽諾菲在巴西製藥市場居冠的地位;賽諾菲也在東歐買下1家學名藥公司Zentiva;今年5月,賽諾菲與日本1家學名藥公司日醫工協議成立合資公司,成為賽諾菲在日本販售Medley和Zentiva產品的管道。賽諾菲這樣做是因為,目前任一家藥廠約8成營收係來自歐洲國家、美國和日本,但這些國家人口僅占全球總人口的15%。

     展望未來,費巴赫認為賽諾菲10年內將是疫苗和消費產品的領導廠商,其研發組織的績效將是頂尖的,但也會致力於讓人不論貧富,都能取得必須藥物。費巴赫希望賽諾菲以後在某國的營收占該公司總營收比相當於該國人口占全球總人口比,賽諾菲的新興市場營收現在將近20%,應提升至逾50%。

出處 工商時報/陳穎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