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委託臨床試驗(CRO)產業快速發展,也成兩岸生醫產業未來期待合作整合的重點領域。財團法人生技中心博士紀威光呼籲,台灣應先有CRO產業聯盟,並吸引創投能量擴展成為台灣CRO公司,進而引進大陸業者加入,推動成立全方位整合的亞太CRO中心。
兩岸生醫產業搭橋論壇進入第二天,產業聚焦兩岸臨床實驗合作、法規協合及相互認證,其中最受關注領域之一的CRO領域,紀威光表示,2008年全球CRO市場規模已達165億美元,預估2015年將較目前近倍成長至332億美元。現階段仍以北美占比55.5%為大宗,歐洲及日本則占25.2%,亞洲全球占比僅一成左右。
全球前十大CRO公司中,包括Covance、PPD、Charles River等,市占率超過55%,紀威光認為,大型藥廠或生技廠研發及製造委外,是大勢所趨,而台灣目前的CRO產值約35億台幣,但每年皆以兩位數的速度成長。
紀威光也說,若以市場機會、風險因子及成本費用等指標,兩岸CRO產業能量在亞洲皆排名前位,其中中國排名第一、台灣排名第四,面對大陸CRO產業的快速崛起,他認為,兩岸因結合優勢,化相互威脅為合作。
他提出,台灣可先透過合作聯盟、產業整合或商業引進,創立台灣CRO產業聯盟(TCRO),進而引進創投能量,擴展成為台灣CRO公司,後再引進大陸或其他國產官學加入,成立整合型的亞太CRO中心。
針對兩岸發展CRO優勢,紀威光說,國際醫藥市場及國際CRO公司需求及重心移往亞太地區,是台灣發展的機會,且台灣重視智財權保護、委託服務較歐美具成本優勢、高水準的醫療軟硬體資源,也是優勢。
而台灣目前投入CRO領域中的,包括外商汎球藥理、昌達、昆泰。本土廠商則有生技中心毒理與臨床測試中心、進階、麥德凱、賽亞、台塑生醫等,紀威光說,初期台灣臨床前試驗能量集中在臨床四期以後,近年也逐步向上整合。
至於大陸方面,國家上海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馬璟指出,美國FDA基本接受中國GLP(優良實驗室操作)法規及檢查標準,而大陸目前已有35家通過審查廠商,其中北京及上海各占六家最多,但最遠也分布至新疆。她認為,目前大陸在人用藥品的GLP最為成熟,農藥/獸用藥/化學品則還在起步的試運行階段。
她也說,目前國外CRO大廠如Covance、Charles River及MPI都已進軍大陸市場,國外製藥業也紛紛將新藥研發移轉至中國,加上境內豐富的動物資源,目前已有六家GLP實驗室通過AAALAC認可,是大陸發展的機會,但同時也面臨硬體建設、法規、數據自動採集系統不周全,部分實驗室也缺乏完整動物背景數據資料且供試品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預期未來三年大陸GLP實驗室將進入優勝劣敗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