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首季醫材出口年增17%;中美醫改商機可期
內容

工研院IEK ITIS計畫研究預估,今年國內醫材廠產值可達599億元,年增5.8%。而首季醫材產值達142億元,年增5.2%,出口總值則衝上85億元,年增17%,其中又以隱形眼鏡、血糖計貢獻成長最大。

ITIS研究指出,台灣首季醫材產值達142億元,年增5.2%,第二季可望續增至156億元,年增7.6%,全年產值將達599億元,年增5.8%。

在進出口數字方面,據海關統計資料顯示,首季國內醫材進口額達111億元,年增18.9% ,該研究預估,今年進口額將年增8.9%至476億元。

至於出口貢獻方面,首季總額則達85億元,年增17%,全年預估將達341億元,年增6.1%,而出口貢獻成長較大的產品中,年增率以診斷與監測產品大增近五成居冠;手術與治療產品亦有23%增幅。僅有體外診斷產品逆勢衰退。

ITIS報告指出,今年首季醫材的出口貢獻,成長動能來自為隱形眼鏡、血糖計等輔助與彌補類及診斷類產品。該報告表示,台灣目前診斷監測類出口產品,包含血壓計、體溫、體重計等生理檢測器材,在全球佔有重要性。

其中今年四月登錄興櫃的廠商商之器及豪展醫療。商之器採跨國合作方式,著力於醫療影像儲存與傳輸系統研發,2001年為獲美國FDA上市許可,成為台灣首例,2004年通過醫療器材GMP評鑑,主力產品為醫學影像儲存與傳輸系統(PACS)、放射科資訊管理系統(RIS)以及生理檢查影像報告系統等。豪展醫療主要產品為則體溫計、體脂計、血壓計、血糖計等,顯示國內廠商在生理檢測及醫學影像,具有相當能量。

上市櫃公司產品被歸類於診斷與監測產品的廠商包括合世(1781)、百略(4103)、優盛(4121)、熱映光電(3373)及紅電醫(1799),首季營收增幅以紅電醫成長1.35倍居冠。

成長率居次的手術與治療產品方面,主要出口產品包括手術器械、物理治療及呼吸治療等相關產品,尤其是物理治療類產品是台灣早期的切入重要品項,如TENS、按摩器等。

該研究認為,國內醫材廠商在歐美廠商接單有所斬獲,加上新興市場興起所帶動健康醫療需求,也將帶動醫療器材採購訂單,因國內廠商具有高品質且價格平價的製造優勢,可望受惠。

至於中美醫改商機,該報告也認為,國內醫療產業透過與當地產業或通路網絡結盟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美國健保改革則帶動美國大廠擴大向亞洲釋單,具品質及價格優勢的廠商,將是獲大廠青睞的不二人選之一,營收成長可期。

出處 精實新聞/ 記者 蕭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