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
看好中國藥品市場快速增長,台廠紛紛搶進,生物技術中心ITIS計畫專家指出,未來三至五年大陸製藥業將進入整合期,但也將為新藥研發、首仿學名藥、基本藥物及醫保用藥帶來新商機。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ITIS計畫於27日將在文化大學推廣部舉辦「中國大陸藥品產業動向觀察」研討會。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ITIS計畫研究員巫文玲表示表示,中國大陸去年醫藥工業(包括化學原料藥、化學藥品製劑、生物製劑、中成藥、中藥飲片、醫療器材、衛生材料等七項子產業)總產值超過人民幣1.6兆元,而近年來中國大陸政府積極規劃從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藥品註冊、新藥研發及審查獎勵、藥品採購、藥價措施及GMP規範等層面,引導製藥產業結構轉型。
巫文玲認為,大陸廠商在法規緊縮,產業升級,成本增加,獲利下降狀況下,正面臨發展的關鍵階段,未來3~5年製藥產業併購將加劇,進入整合期,但產業環境轉變同時也為廠商在新藥研發、首仿學名藥、基本藥物及醫保用藥等方面帶來潛在商機。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黃詩芳則表示,2011年中國大陸中藥飲片與中成藥銷售產值合計超過人民幣4,000億元,其中,中成藥銷售產值約3,500億元,主要是受惠中藥醫保給付品項擴大帶動成長;中藥飲片則因中藥材價格攀升使其銷售產值成長達56%。
黃詩芳認為,中國大陸中藥廠商經營策略朝向差異化發展,大型中藥藥廠如北京同仁堂、雲南白藥集團採取整合策略,從上游設立藥材生產基地,掌握原料供應,並在本業藉由品牌建立優勢下,橫向跨入中藥保健品、化妝品等市場,同時切入自營醫院或藥局通路,以整合上下游,強化獲利結構。中小型中藥廠商則選擇利基產品,因無足夠資金,故多仍採代理商方式推廣產品。在近年中國大陸政府積極加強中藥產品管理下,有助改善產業體質,而因產業面臨變革,企業也將逐漸從成本策略邁向價值創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