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憂鬱藥物除了治療憂鬱症,對抗癌可能也有幫助!馬偕醫院與陽明大學經小鼠動物實驗發現,正腎上腺素及特定血清胺抗鬱劑(NaSSA類)能提升癌症小鼠免疫力,進而延緩腫瘤生長速度,延長小鼠存活時間。相關研究已被國際知名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接受,並將於近期刊登。
根據臨床觀察,國內癌症患者約5成伴有情緒障礙,25%有併發憂鬱症的傾向,但根據馬偕醫院與陽明大學歷經3年的最新研究結果,這可能不全然是件壞事。
馬偕醫院精神科主任方俊凱表示,NaSSA類抗鬱劑是臨床用於治療憂鬱症的老藥,他在臨床治療時意外發現,因為憂鬱症使用NaSSA的癌症患者,不但憂鬱狀況改善,癌症病情似乎也獲得較好的控制,於是投入研究一探原因。
方俊凱利用植入大腸癌腫瘤細胞的小鼠進行實驗,並以成人一天一顆NaSSA抗鬱藥物換算相同劑量給藥。結果發現,愈是提早用藥的癌鼠,腫瘤生成速度延緩情況愈是顯著,其中持續用藥組小鼠,腫瘤生長到400立方毫米的時間,較未用藥組小鼠減緩了近一倍,存活時間也延長了24天。
共同研究者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教授黃正仲強調,老鼠的平均壽命只有2年,相較於人類平均壽命約80年,癌鼠延長存活24天,換算約相當於人類壽命800天,超過2年。
研究團隊進一步抽血研究,也發現用藥小鼠體內有助於提升免疫力的介白素12與干擾素,較未用藥小鼠顯著提升,且腫瘤內的腫瘤壞死因子表現也顯著下降。
黃正仲說,雖然此次研究實驗在小鼠身上移植的是大腸癌腫瘤細胞,但基於介白素12、干擾素的提升,及腫瘤壞死因子表現下降,幾乎是所有癌症共同的抑癌機轉,因此初步推論,NaSSA類抗鬱劑可能對延緩其他腫瘤生長也有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