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專利藥廠 3面打壓國內藥廠 1告2收購3威脅的戲碼將不斷上演,本土藥廠要有智財權法規概念。
內容

本土藥廠與國際大廠的專利權官司,最近科化、東洋和健亞都陸續獲捷報,其中,健亞更獲賠5千萬元,預計隨著國內生技製藥的逐步成熟,並積極搶進國際市場下,專利藥廠將祭出三法寶:一告、二收購、三威脅的戲碼將不斷上演,國內藥廠必須要更關注智財權的法規保護。
實際上,為了打壓學名藥廠,原廠藥往往祭出很多手法,除了成份、製劑最常搬上(檯)面外,生達連仿單都被告過。
業者指出,原廠藥往往在學名藥開發成功準備要上市時,即會不斷的以技術干擾,有的是將專利申請延長,或結合另一學名藥廠商打擊首號學名藥競爭者、降低藥價,逼死資金不足的學名藥廠,另外,就是抹黑,向FDA告密競爭者的品質有缺陷,或者利用官司訴訟,讓學名藥廠無法生產銷售。
在台灣很常見的則是逼迫威脅醫院醫生不敢用學名藥。
還有則是直接收購,像東洋就是被國際大藥廠欽選的標的,由於看中東洋打下的癌症藥王國,加上為了能順利向健保局談到好藥價,國際藥廠自2010年開始即不斷開出高價意圖收購。
東洋董事長林榮錦表示,東洋在生醫產業的布局已逐步成熟,現階段不會和國際藥廠談併購,不會做出對產業不利或讓民眾未來要用高價買藥的動作。但他呼籲本土藥廠一定要有智財專利權法規的概念,也要用心提升品質技術,並與國際市場接軌。
林榮錦認為,未來將是專利權開打的火戰場,東洋往後很大的獲利是來自於專利授權。
生達總經理范滋庭表示,學名藥廠與原廠藥打官司是無法避免的,本土藥廠目前也都積極厚實本錢,對抗可能被告的風險,而除了廠商的力拚外,政府也應多支持本土學名藥廠。
據了解,國內每年1,200億元的健保藥價給付,高達400~500億元是支付給專利到期的國外原廠,若將該等藥的量轉由國內學名藥廠生產,給付價可能僅需100億元,若好好扶持本土藥廠,對政府健保支出,將有很大的改善。

出處 工商時報/記者杜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