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用科研基礎加值 台灣中草藥放眼世界
內容

2023中草藥生技論壇21日以直播方式舉行,由工商時報、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王大夫一條根公司共同主辦,生生品創策動志業、達易特基因集團協辦,並邀請衛福部中醫藥司長黃怡超擔任致詞貴賓,綜合座談則由台經社社長孫智麗博士擔綱主持人,與產官學界代表集思廣益,探究中草藥產業最新趨勢。

黃怡超表示,台灣中草藥85%自中國進口,且台灣加入WTO以後,確實有些農地是非積極耕種或休耕狀態,要讓本土藥材有所突破,活化農地成為當前重要課題。

黃怡超強調,一直以來,對台灣農業生物科技是最有信心的,生物製藥還沒這麼旺,像是具代表性的蝴蝶蘭可種出如烏克蘭國旗的顏色,高經濟價值應證「十萬稻米、百萬菜農、千萬果農、億萬花農」這句話的背後意義。若是台灣本土的中草藥,透過科研、實證基礎加值,將販售價格做出區隔,可望增加農民栽種意願。

黃怡超指出,中醫藥擁有與自然合一、文化底蘊豐富的特性,且貼近民眾與生活,中草藥在疾病治療、健康照顧和生物科技發展扮演要角,但潛力還沒有完全施展出來,應持續發揮在地特色,以求立足台灣,放眼世界。中草藥可謂是帶動經濟發展的利器之一,像是合一與雙和醫院合作,研發用以治療糖尿病下肢傷口癒合的外敷草藥,採用左手香與積雪草兩味藥,拿到植物藥後,順勢帶動公司股價上漲。

孫智麗博士指出,2021年衛福部推動本土中藥藥用植物獎勵辦法,包括5項台灣原生及特有種藥用植物、2項台灣原住民族藥用植物、清冠一號10項藥用植物等,鼓勵農民承租國有地栽種藥用植物,達到降低對進口藥材依賴。

而台灣中草藥品質優良,逐漸受到關注,從清冠一號在疫情扮演的角色可以見微知著,公費給付已達160萬人次。我國中草藥來源絕大多數仰賴進口,降低對外依賴,運用優秀在地農業技術生產中草藥,讓來源供應無虞、甚至做出更大的產業規模,是未來發展的願景與目標。



►資料來源: https://ctee.com.tw/news/industry/848968.html

出處 工商時報/林家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