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2日公告2020~2021年的藥價調整,並新藥價將在4月上路,考量缺藥問題,調整品項減少剩下約5,500項。健保署指出,本次共檢討約14,000項藥品,最終調降5,475項、調升36項,刪減藥費支出81.8億元。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強調,為了減少缺藥,鼓勵國內優秀製藥廠的同成份、同含量、同劑型生產,因此刪減調降藥品項目。
原訂上周五公布的藥價調整,延遲到1日晚間七點半才宣布相關資訊,黃育文說明,因為健保署程式臨時改變,所以整個調整的清單都有重來,品項也有變動。她解釋,原先估計要調整的品項有6,009項,但是這次藥價調整考量缺藥,只要同分組(同成份、同含量、同劑型」)的藥品有缺藥,就不會在這次的藥價調整名單內,因此比原先預估的品項藥價。
黃育文解釋,因為調整項目減少,超出目標有81.8億元,但並不會轉嫁藥品上,因此能否減少到近82億元仍有待精算。另,調整藥品會牽涉的適應症也仍待2日精算。健保署強調,2023年的調整品項數為自實施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rug Expenditure Target, DET)以來最少,盼減緩整體衝擊。
健保署說明,為確保供藥穩定,此次藥價調整,因應藥品短缺事件設有3項原則,包含已低於地板價的藥品不調整、調整後低於地板價則以地板價為限、已向食品藥物管理署通報並經評估確認短缺的藥品也不調整。此外,對於調整後藥價,廠商有不敷成本情況,可於公告後2週內檢具成本分析資料向健保署申請重新核價,在未完成重新核定前,暫不調價。
健保署表示,藥價調整是每年例行作業,自2013年起試辦DET,於總額預算下,當實際藥費支出超過年度藥費支出目標值,則於隔年啟動藥價調整,以有效管控整體藥費支出,替民眾荷包把關。調整時也會考量廠商的合理利潤,給予基本價及調降幅度的保護,確保藥品穩定銷售,使藥品產業穩健發展。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健保逐年引進新藥提高民眾使用新藥的可近性,藥價調整可有餘裕收納新藥之給付,確保健保永續,以達全民健康。
健保署表示,為因應全球供應鏈重組及落實蔡總統韌性國家之政策,衛福部近期將盤點民生基本用藥,並研議輔導獎勵措施,鼓勵國內藥廠投入或擴充生產,以達到扶植國產學名藥,確保民眾用藥無虞之目標。
►資料來源: https://ctee.com.tw/news/policy/8169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