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元旦起,健保局將變更給付方式,改採同病同酬的包裹式給付制度(DRGs),醫界擔心恐有人球問題。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昨天指出,「醫界擔心人球,就會有人球」,這是預期心理,而她擔心的也正是醫界的擔心,盼醫界自律。另建議健保局公布每項DRGs的給付主要內容,避免病人遭不當的收費;且認為DRGs的給付應排除兩歲以下的幼兒。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若DRGs制度是健保局政策,而醫界擔憂所產生的人球問題恐是相對應的對策,未來就可能出現病人遭踢人球的狀況,這是預期的心理,而這也正是她們所擔心的,也盼醫界能自律。她認為,若醫界對健保給付的DRSs額度不滿意,應再與健保局討論,針對這部分著手處理。
除此,滕西華補充,儘管現行健保局規畫的DRGs給付制度已排除重大傷病及癌症等,但她認為,DRGs項目應排除兩歲以下幼童,原因是兩歲以下的幼童不太會表達,不會描述病痛,診斷成本相對拉高,為避免DRGs讓孩童的權益被放棄,治療不完全,因此建議DRGs應排除兩歲以下幼童,不過明年起率先上路的一百五十五項,對新生兒的影響較不大。
她另建議健保局,應公布每項DRGs的給付內容,以免病人遭收不必要的收費。滕西華解釋,因對病人來講,醫師說的每項處置都是必要的,為讓病人有一點點基本的判斷能力,也盼健保局能公布,避免病人遭額外收錢。
此外,新光醫院副院長洪清福昨(二十七)日指出,因健保給付的金額沒多大變動,短期內應不會有影響,但未來一旦上千項的DRGs全面實施,恐讓醫院的收入減少約一、兩成,但這視個別醫院經營狀況有所不同。
洪清福指出,如常處理疾病嚴重度大一點的病人,如婦兒科等恐就比較吃虧。但因這些費用最後都回歸到總額,影響還是不大。
只是因每個病人的疾病嚴重度都有所不同,恐還是存有醫院選病人,讓病人變人球的疑慮,即醫院認為這病人比較棘手,不好做,就把病人轉走,但他強調,對醫院或很多非營利機構來說,遇到病人就是照顧,應該還好,影響不大,坦言應該「看人啦」。
改採DRGs的支付,未來恐讓一個病人在一次住院中,無法一次解決兩種問題,舉例說,一名骨折病人在住院時,發現有眼科問題,但因健保局僅給付一項DRGs的費用,另一種處置費用則用加成方式給予,醫院並不能同時申報兩種DRGs,因此恐讓病人遭分兩次住院處理,讓病人更受折磨。
健保局財務管理處經理蔡淑鈴表示,在一次住院中,就把病人的病一次作解決,難道就是對病人最好的嗎?應考慮病人身體狀況或許難以承受,以致或許不緊急的狀況分開兩次處理,才對病人最好,並非折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