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中研院新發現 防治巴金森氏症露曙光
內容

蛋白質群集被認為是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致病機制,中研院物理所找蛋白質群集現象的關鍵機制,可望為未來的治療與預防開啟曙光。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通訊」與「日本物理學會學刊」。

找到蛋白質群集關鍵機制

熱門電影「愛情藥不藥」,男主角愛上患有巴金森氏症的女主角,故事賺人熱淚,目前醫學界對於這樣的疾病均無解,大多只能延緩發病。

中研院物理所研究員胡進錕表示,包括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杭丁頓舞蹈症、小腦脊髓萎縮症及額顳葉退化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是神經結構和功能逐步喪失造成的,這些疾病源於蛋白質在腦部發生群集現象,造成腦神經退化或死亡。

胡進錕運用「晶格模型」,從單獨一條蛋白質,進而研究影響群集速率的關鍵因素,並預測六條蛋白質群集情況,發現溫度是影響蛋白質群集的關鍵因素之一。

此外,他也運用分子動力學模擬蛋白質在各種情況下的鬆弛和群集現象,發現兩個蛋白質間連接的角度(彎曲角與雙面角),也是影響因素,當角度很小時,蛋白質就容易形成群集現象。

盼三至五年內研發新藥

胡進錕說,將結合電腦模擬、解析分析和實驗數據,建立蛋白質群集現象的一般性理論,希望三至五年內找出其他如酸鹼度等影響蛋白質群集的因素,生醫界便可因此研發藥物治療,或是找出防治方法。

出處 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