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和美國聖地牙哥幾乎同時間發展生物科技產業,時至今日,美國成為生技大國,聖地牙哥已是強大生技聚落,台灣生技產業卻沒有成長,甚至淪為市場吹捧炒作標的,結局有如天壤之別,值得深思。
台灣很早就發展生技產業,和美國聖地牙哥同時間起跑,但到一九九七年時,聖地牙哥已有幾百家公司,台灣卻沒什麼成長。這是因為生技發展一定要跟著學術研究單位,進而形成群聚效應。
美國最大生技群聚是在舊金山灣區,有史丹佛、柏克萊、舊金山大學等基礎研究支撐;其次是波士頓有許多藥廠,也有麻省理工學院及哈佛、波士頓大學的資源;第三就是聖地牙哥,附近有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史克利普研究所、柏南研究所等等,美國生技產業都是繞著學術機構而發展,並自然形成創新創業環境。
相較之下,台灣幾度錯過生技產業發展契機。首先,台灣長年基礎研究不足,未能帶動生技產業發展,也未能培育足夠基礎研究人才;其次是台灣生技難得萌出一點芽,各界大力吹捧下,立刻變成市場炒作,下場悽慘。
我是屏東農專獸醫系畢業,對免疫學有興趣,畢業後進竹科永進公司,負責第一線生產製造B炎試劑,產品有不穩定問題,我決心要弄懂,留職停薪到美國求學,意外先在聖地牙哥創了首家公司,二○○二年再創百進(BioLegend),現為全球最大抗體供應商。
就生技公司來說,則要抱持成長心態。例如百進是家私人公司,不必討好華爾街,可以專注研發,不限定回收時間點,現在內部研究人員光是博士占比逾百分之二十,這也是百進得以主宰市場的原因。
培育基礎研究人才是長遠的工作,一定要踏實地做,需要時間累積。因台灣重視文憑的風氣,台灣學生很會讀書,但缺乏實戰,在美國學歷並不重要。我也要勉勵台灣年輕人,要勇於嘗試不怕失敗。(本文由賴正光口述)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161/3968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