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專家觀點/互利共榮 併購成功關鍵
內容

【作者/晟德董事長林榮錦,記者黃文奇整理】

企業發展的各階段,都難免遇到問題,生技公司亦然。企業成長到一個階段,優勢會隨環境改變而減損,時間推移、競爭者加入,過去的知識已成為今日的常識。當競爭者愈來愈多、法規、市場改變時,作為一個生技公司的經營者,也必須為企業帶進新能力,「併購」或許是選項之一。

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不斷成長,以迎接挑戰。企業成長分兩種,包括「有機的成長」與「策略的成長」。所謂有機的成長,是企業在既有的基礎上,不斷學習、改善自身的能力,這是漸進的,而策略的成長是跳躍式的,透過納入其他企業的能力,以充實自身、達成階段性目標,我說的就是「併購」。

對生技公司而言,當有機成長的學習曲線拉太長,緩不濟急時,併購就成了企業永續的關鍵。因為併購可以一下子得到許多能力,包括通路、市場、技術等,但併購更大的前提是,不僅要解決問題,還要思考「企業要往哪裡去?」一個企業經營者對公司必須有十年以上的願景,因此,併購之前,企業經營者必須自問,「你的公司未來要長什麼樣子?」藍圖必須先出來,再來思考要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質與量的目標」,質所指的「對手的進入障礙」,量說的是「市場的經濟規模」,把這些差異化競爭基礎都想清楚了,你要併購的對象就會逐漸清晰。

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第一、晟德當年有意透過戰略性的生技領域跨入國際市場,鎖定乳業為目標,因為乳業具全球戰略價值、搶進門檻高,若由我自己成立公司,經過幾年的學習、打開市場,再規劃在香港上市,這學習曲線太長,時間不等我,因此晟德併購澳優,一下子就擁有他所有的優勢,包括時間、人才與通路、市場。第二個例子,晟德近期為了躋身蛋白質藥產業的領袖地位,必須強化末端商化能力,因此有意投資無菌充填廠。我評估的這家公司,在台灣發展數十年,過去投入數十億元,擁有歐、美、日、大陸等市場的通路夥伴,也具有國際化的潛力。若由我自行建構,要達到上述這家公司的能力與規模,至少需八到十年、還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同樣的,我若能順利投資,我亦可很快的擁有這些能力。

但一定有人會問,難道併購就是萬靈丹,失敗了怎麼辦?確實,併購後不僅未成長,反而折翼的例子時有所聞,但併購之所以失敗,通常敗在「整合」,未來我會專章討論,在此我僅提出一點,主要原因多是企業經營者盲目併購,甚至為了短期利益而併,這才是最大敗筆。

為了短期利益而併,自然沒有願景可言,更不用談質與量的目標,而策略與經營管理做法也會一團亂,如此一來,經營者只會採取「通貨緊縮」,即降低成本,導致合併而來的公司人才流失、競爭力下降,最後拖累自己、以失敗收場。

併購不是「併吞」,一件併購案須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才算得上有意義,而成功的關鍵在於「互利、共榮」。當年晟德併購澳優,我採取的態度是「幫忙」而非「取代」,只在經營大方向給予協助,並且讓對方看見願景、目標,近年,澳優的營運成績愈來愈好,是最佳的證明。

若要問我,成功併購的關鍵,就在「興利」。一般企業家在併購公司之後,會陷入「整頓」對方的迷思,包括降低成本、革除冗員、消除弊端,祭出一連串的手段,在一味的否定後,導致對方公司風聲鶴唳、士氣不振,甚至衍生出過去所沒有的弊端,組織淪為政治絞殺,競爭力歸零甚至成為負數。在我看來,與其先「除弊」,不如先興利。我的做法是,先確立願景、目標、策略,表明「我是來幫忙」的立場,傾聽對方的想法,確立管理規範、賞罰分明且落實執行,如此,公司文化自然形塑、派系自然消失,組織活力自然再生。

併購是解決企業問題、提升競爭力的手段,而非帶來包袱,當你決定併購一家公司,表示你看到這家公司的優點,你應當在這個基礎上,擴充他的優勢,來進一步提升你的核心能力,而這就是併購的初衷。

出處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