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德盛安聯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拓展市場 藥廠積極併購
內容

全球醫藥市場目前仍以北美、歐洲和日本為主,但已開發國家的成長率已有趨緩現象,美國大型製藥公司受到大環境變化影響,本益比持續滑落,而金融海嘯後預算赤字的控制與藥價的補貼調降也影響製藥類股的表現,目前醫藥類股的本益比低於一般類股更是過去少見。
相對的,新興市場因為是人口主要集中地,藥品消費力道後勢看俏,未來其高複合成長率將支撐全球醫藥市場的成長力道,尤其是中國在需求與政府支持下,2011年將躍升全球第3大藥品市場,預估在20 07~2015年間,其年複合成長率約22%,2020年中國即有機會成為世界單一國家中第2大醫藥市場,為此,中國也吸引國際大藥廠紛紛進駐投資。
年初以來中國醫藥公司市值成長超過5成,除了初次申請上市(IPO)外,股價上漲是重要因素。以目前中國醫藥股來說,本益比以分銷商最高近40倍,不過,因分銷商未來2年的年複合成長將達44%,若以今年的PEG(本益比/成長率)來看,不過僅1倍左右,將吸引全球的資金,未來資金潮由西向東挪移可以預期,甚至也可望掀起到中國、香港、台灣等地區的掛牌熱。
在這次十二五規劃中,中國不僅鼓勵醫藥業的股權併購,也放寬外資得以全資進入醫院經營,使得境內醫改加速,這是台資藥廠可以切入的契機。
除中國鼓勵醫藥公司併購外,包括歐、美、日也積極尋求對外的併購機會,以國際43家大型生技製藥公司表達有意併購的領域來看,除腫瘤、心血管、代謝、疼痛等適應症,也包括孤兒藥及學名藥領域,不少大廠都有意藉併購拓展市場的布局,具專利保護、堅強研發團隊、市場布局較強及市值5億美元左右的廠商,最具被併購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製藥公司近年積極展開併購美國生技公司計劃,而以國內藥廠想要卡位中國藥品市場來看,由於中國所得與老年人口增加,相關疾病領域將受惠,不管是醫藥或醫材應有機會搶佔商機。

出處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