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區塊鏈、 AI 、 IoMT 新興科技加持,台灣生醫產業創新格局
內容
醫療解決方案與個人化、精準化、智慧化 與數位化,可望成為台灣生醫產業新一波動能。友華集團總 經理蔡孟霖4日表示,精準醫療最重要的是數據,台灣有好的健保大數據,可利用區塊鏈加密成醫療資訊平台,加速醫藥研發。廣達電腦 技術長張家淵則表示,新的雲端架構醫材將結合 AI( 人工 智慧 ) 與 IoMT ,是多模式生產,不過,台灣生產模式是 OEM 、ODM 居多,跨入醫療會衡量效益。
國際科技大廠紛紛投資台灣,有利推動醫療智慧化與數位化,包 括微軟 (Microsoft) 、谷歌 (Google) 及 IBM 都在台灣成立研發中心, 與醫療體系合作,及發展 AI 。而生物技術與資通訊科技結合,更會促成醫療解決方案與個人化、精準化、智慧化與數位化,未來除了藥 品、醫材與福祉產業外,將聚焦精準、再生、數位醫療等潛力領域, 構足新一波創新與成長動能。
首位以 ICT 產業身分參與 BTC 的張嘉淵表示,從 ICT 看生醫產 業,物聯網應用在生技的 IoMT與 AI 兩個名詞是連結在一起的,但電腦產業和醫療不一樣,醫療醫療是圍繞在一個人身上,參與者包括家庭、病人,發展是多模式,必須清楚提供的價值是什麼,通常解決問題 ( 生病 ) 時才有辦法對使用者創造價值,但科技就是開發產品後將產 品推出去銷售的模式,當醫療設備想提供照護服務給病患,就必須和遠端科技鏈結,但 台灣硬體太強,容易任何詞都想到硬體,如 IOT 就會想到一個設備, 但醫療牽涉感測、產品穿戴、運算資料及服務,傳統的醫材資料沒被 解開,新的雲端架構醫材是把 AI 帶入,訓練選擇資料、模式等,並和 醫院結合。
對於BTC委員詢問, ICT 是台灣強項,為何相關大廠不願意進入醫療,他認為,台灣的模式都是OEM或ODM的代工模式居多,生產 線的建構都是以大量生產為基準,一旦進入醫材生產少量產品會覺得 划不來,且相對ICT產業,醫界規範多,彼此的生意規模、心態還有進入人用產品都有困難。
蔡孟霖則表示,產業因應新興科技帶來新動能,包括物聯網、智慧產品、生命科技、精密儀器等,及數據檢測與藥品結合,精準醫療 等於個人醫療,傳統用藥要不斷搜尋測試,經過大數據可以知道什麼對病人有效及劑量,未來病人可以透過自己檢測的數據分析去調整用藥。
數據是精準醫療最重要的部分,台灣已經有好的大數據,如健保,但問題是如何開放使用並避免外洩。目前各國政府都在整合醫療資訊平台,希望加速醫藥研發,如 FDA 最近核准兩項藥品就是結合檢 測資訊,而台灣現在已有北醫發展區塊鏈共享電子病歷,建構台灣健康資料再利用,他認為,利用區塊鏈技術加密,可以確保數據正確 度,加速藥品核准速度。
出處
財訊快報/何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