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專家觀點/對抗阿茲海默症 從腸計議
內容

今年4月9日,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簡稱PD)CNN報導,2016年以突破性療法被FDA核准,成為第一個治療PD所導致幻覺症狀的新藥-NUPLAZID (pimavanserin),在上市不到半年的期間,竟造成244位患者死亡,死亡率高達10.9%。

這消息讓其母公司Acadia Pharmaceuticals的股價當日重創22%,最後FDA罕見的在其仿單上,加註象徵危險性級別最高的黑框警語(black box warning),並決定對NUPLAZID重啟安全審查。

NUPLAZID是一種小分子化學藥物,其機制為抑制神經細胞上的血清素接受器(Serotonin receptors 5-HT2A),進而影響神經細胞傳導以達到治療的效果。自從NUPLAZID上市後,Acadia就成為神經退化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治療領域的領航者,去年Acadia更大舉擴展NUPLAZID臨床應用到阿茲海默症、失智症與精神分裂症等。

神經退化性疾病難治不下癌症,除帕金森氏症外,還有阿茲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與又被稱為漸凍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等。哈佛醫學院曾出具報告,近年全美罹這四種常見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患者人數已高達近650萬人,遠高出美國的總罹癌人數。

上述疾病患者最終都會落入生活無法自理的情況,也耗費大量公共醫療資源照護。根據2017年的美國公衛資料統計,針對神經退化性疾病病患,美國政府付出了一年近8,000億美元的醫療資源,比該年度國防預算還高出了1,000億元。面對此疾,醫界卻束手無策。

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大腦健康部門指出,目前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方法都是讓藥物與大腦細胞受體作用,但其危險性高且成功率低,正常新藥平均開發成功率為9.6%,而退化性神經疾病藥物成功率卻只有0.5%。以阿茲海默症為例,2002年到2012年間,共有超過400個臨床試驗,最後卻只有1個藥物成功,且該藥只能控制部份症狀。

近年來,神經退化性疾病的藥物開發失敗已是常態,藥界巨頭也不想玩了,阿斯特捷利康與禮來於本月13日就放棄了共同研發的一款阿茲海默症新藥lanabecestat,而輝瑞更於今年1月停止所有神經退化疾病新藥研發,並裁員300人。

眼見各大藥廠退出,而神經退化疾病又是目前全球醫療極需的藥物,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與歐盟藥品管理局(EMA)也著急了,於今年2月特別為阿茲海默症公佈了新的藥物開發規範,預計將大幅增加新藥的過件率。

另一方面,面對接連的失敗,科學界也開始探尋其他的治療方向,其中腸道菌就是最具希望的方向之一。2013年,加州理工學院的Sarkis Mazmanian教授,首次於《Cell》期刊發表了腸道菌會影響腦部活動,並與憂鬱、自閉症、及腦神經疾病相關。科學家發現,腸道細菌可藉由內分泌方式與大腦交流,控制腸道血管及血腦障璧的通透性,進而交織出所謂的「腸腦軸」線(gut-brain axis)。在動物實驗中證實,藉由腸道微生態能改善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與漸凍症等多種退化性神經疾病病癥。

因此,荷蘭的生醫巨擘Royal DSM於去年底收購了Biocare copenhagen,並宣告未來將致力於「腸腦軸」藥物開發。

多間專注「腸腦軸」藥物開發的公司,如Neurogastrx、Axial Biotherapeutics及Kallyope也在近兩年成立。其中Kallyope更是在兩年內募得超過1.1億美元,可見市場潛力。

神經退化性疾病已是全球最龐大的未滿足市場,眼下FDA與EMA也都盡力放寬相關新藥的要求,而先期研究更紛紛證實由「腸腦軸」著手,是副作用最小、可行性最高的方式。天時、地利、人和已然齊備,台灣政府與企業應積極切入,把握住下一世代藥物商機的同時,也造福廣大患者。

(作者王怡婷是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分析師)

出處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