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Science》專文揭示「全球病毒體計畫(The Global Virome Project) 」將在今年正式啟動。這將是一項歷時十年、橫跨全球、預計耗費12億美元的巨型跨國際合作計畫。
這個計畫旨在主動偵測全球潛在未知病毒,預先在大流行前鑑定出其種類、描繪其傳播路徑,並透過數據共享的方式為各國提供訊息以預防病毒擴散,從過去只能在病毒流行爆發後的被動反應,進化成對未知病毒主動預防,參與此計畫的科學家相信這項計畫將在未來為人類帶來病毒流行病時代的結束。
計畫主持人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知名病毒學家Dr. Jonna Mazet,她同時也是美國「先見計畫(Project Predict)」的負責人。
「先見計劃」是美國國際開發總署於2009年開始的研究案,其目的是為預防如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等病毒傳染病的襲擊,計畫開始至今已經累積鑑定出超過 1000 種以上未知的病毒。本次的「全球病毒體計畫」即是以「先見計劃」為基礎,進一步擴大至全球合作規模的計畫,今年將從中國與泰國鄉間大量收集樣本開始。
目前已知感染人類的病毒有263種,其數目預估只占人畜共通病毒裡的0.1%,換句話說,有99.9%的病毒是屬於未知的潛在性威脅。根據Dr. Mazet在印度狐蝠和恆河猴中的病毒多樣性研究中,她推斷自然界應有167 萬株未知病毒尚待發現,而其中63.1萬~82.7萬株的病毒可能會感染人類。這是個驚人的數目,而以過去研究一株病毒株需耗費數年時間來看,要將這些未知病毒逐一鑑定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然而拜科技所賜,高通量定序、大數據分析與生物資料庫讓科學家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快速並大量發現並分析未知的病毒株,因此「全球病毒體計畫」預估能在10年內解出超過七成的自然界病毒基因體。
隨人口遷徙工具的進步,全球漸成一地球村的同時,病毒的傳播與速度也呈現跳躍式的增長,「全球病毒體計畫」將幫助了解病毒的地理分布、特徵圖譜、致病功能、傳播路徑,例如透過何種物種傳播,傳播的地區與速度等,進而建立全球地區性的監控網路是必須的。另一方面,確認高致命病毒的生物標記,先一步開發診斷試劑與治療疫苗,同時制定病毒體計畫樣本與信息分享,達到全球人類不分國界迅速根絕致命病毒傳染的終極目標。
回顧2003年4月,一種未知的冠狀病毒所導致的嚴重呼吸道症狀(即SARS),讓全世界各國陷入恐慌,然而事後分析,真正讓民眾恐懼的是對SARS病毒的一無所知,不知感染途徑也就無從計畫如何防範,爾後2013年發生的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ERS),2014年非洲的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大流行,以及2015年南美的茲卡病毒(Zika Virus)大恐慌,每一次嚴重病毒株的流行都造成全球至少數十、甚至上百億美金的經濟衝擊,而疫病爆發後也往往需要花費數百億美元來對抗及控制疫情的發展。
反觀「全球病毒體計畫」所花費的12億美元,僅為對付一次疫病大流行的十分之一。
除了減少病毒流行時造成的生命及經濟損失外,「全球病毒體計畫」中的公開資訊更將成為製藥產業發展病毒藥物及疫苗的最佳指引,根據知名分析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統計,全球抗病毒藥物市場,在2025年將達692億美元,以年複合成長率4%增長。就如同1980年推動的人類基因組計畫,促使了精準醫學發展的突飛猛進,據估計,當年每1美元聯邦政府的花費,為全球創造了178美元的回收,而「全球病毒體計畫」預計也將達成同樣的經濟效益。
中國與台灣,由於城市人口稠密且兩岸來往頻繁,一旦嚴重疫病爆發,其速度及影響很可能超乎想像,SARS就曾造成兩岸三地經濟與人命的巨大損傷。
有鑒於此,兩岸更應攜手積極參與「全球病毒體計畫」或是盡力連結其數據資源。台灣為亞熱帶地區,早期便是病毒研究的重鎮,具有豐富的抗病毒經驗,如腸病毒,登革熱,B型肝炎等,更必須把握機會,積極參與亞洲與大陸地區的病毒體計畫,除可先期預防疫病發生外,更可順勢研發新型抗病毒藥物與疫苗,為全球病毒研究與人類健康做出貢獻。(作者陳宣甫是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分析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