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跟大家分享了國內推動生技醫療產業的政策內容、生技產業的發展趨勢,並介紹了日本生技大廠的布局作為參考,本周我們就繼續來聊聊推動生技醫療產業創新發展應該還要有哪些客觀條件。
因應社會環境、與時俱進的法規調整
我們一樣先從鄰近的日本來觀察,日本企業對遺傳醫學的興趣絕非偶然,其一是基於日本在幹細胞研究的既有優勢 ,加上2015年日本國會通過藥事法的重大修正案,讓再生醫療產品於通過第一期或第二期臨床試驗後,就有機會獲得有條件核准上市。再生醫療產品的範疇包含細胞療法、基因療法和組織工程相關產品,而日本這項藥事法修正案,同時為這些產品開啟一條合規路線、和一個龐大的市場,申請流程和要件都更為淺顯易懂,讓這個「全球第一大人口老化國家」和「第二大醫療市場」瞬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企業育才、留才的理念與決心
除了看市場和商機所形成的優勢、以及法規的協助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留才、育才的努力,奠定其近年來生技產業的發展和轉變的基礎。一項在2016年度,針對「平均薪資最高的前20名」日本上市生醫企業分析報告顯示,近期在開發遺傳醫學等新領域,以及海外購併最積極的企業,如第一三共、武田藥品、中外製藥等,職員平均年齡都偏低且年資長,而留才與平均薪資高低似無決定性關聯。有日本分子生物學之父尊稱的新井賢一教授表示,現在日本生技產業有野心的企業,宛如1960-1970年代的日本電子巨頭,許多職員自大學或研究所畢業後,就進入公司長期磨練、累積經驗並逐步升任要職,而年齡尚屬中生代之40-45歲,不僅有願景、還保有衝勁,這些中生代人才的未來表現確實令人期待。
導入資訊科技進行應用
而此同時,資訊革命也帶動了未來的策略性科技發展,據國內媒體報導,美國從事信息研究與諮詢的顧能(Gartner)公司副總裁西爾利(D. Cearley),將其趨勢分為三大類:(1)智慧(Intelligent)包括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智慧應用程式,智慧物件(能按固定的程式模型執行任務;以及利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做更進階的行為);(2)數位(Digital)包括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數位分身(某種實體物品或系統的動態軟體模式,藉由感應器蒐集的資料,來偵測狀態、回應變化、改善操作及增加價值), 區塊鏈(Blockchain,如供應鏈,將可能徹底改變未來產業的運作模式);(3)網格(Mesh,是指由人、流程、物件、服務所組成的智慧數位生態系)包括對話式系統,網狀應用程式和服務架構,數位科技平台(含資訊系統、客戶體驗、資訊蒐集和分析、物聯網及商業生態體系),適應性安全架構。此類全球化進展將對未來生技醫藥商業模式、醫療器材研發及數位醫療及資訊系統產生革命性的衝擊。
我國2017年「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業已於9月5日至7日舉行,會中以「創新科技、提升動能、邁向生醫新時代」為主軸,並以「我國生醫產業切入全球市場之機會與挑戰」、「促進生醫產業發展之醫藥法規環境」、「強化創新科技研發與生醫領域人才培育」、「以資金動能加速生醫產業走向國際」等四大議題為討論重點,並做出重要觀察、建議及結論,形成具體施政作為,以加速我國生技產業之蓬勃發展。然而目前困境仍不脫已建議多年的法規鬆綁、資源整合、人才培育及資金動能。
台灣素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搖籃,在此新時代變遷之際,若能掌握其脈動與利基,尤其在現在已有之生技醫藥、電子資訊與機械化工領域之基礎上持續深耕,並做跨領域之慎重選題、產學研合作研發、以及建立創新商業模式,未來產業經濟之發展必仍大有可期。
(本文作者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A+行動計畫創業導師 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教授 張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