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從CAR-T細胞療法談健保癌症新藥政策
內容

【李伯璋/中央健保署署長】

瑞士某藥廠研發的CAR-T細胞療法,採「客製化」方式,利用患者自身免疫T細胞對抗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俗稱血癌),但療程要價約新台幣1428萬元,如此價格恐非一般人所能負擔得起。藥廠聲稱病人接受CAR-T細胞療法的一個月內,若對療程毫無反應,絕不收費,這是財務風險分擔的概念。

精準醫療比率增加

在台灣,癌症已連續30多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健保統計,民國100年因癌症就醫病患有52萬8千人,到民國104年增加到63萬9千人,這5年用於癌症治療的藥費,也由151.6億元增加到225億元,至於加上檢驗、檢查、住院等,癌症醫療花費更從新台幣660億元增加到815億元。

隨著精準醫療的治療趨勢,過去5年間癌症治療用標靶藥占率從100年的42.5%增加至104年的52.7%,反之,傳統化學治療藥則由48.5%逐年下降至35.6%,顯示台灣癌患接受高單價標靶藥物治療的比率日增,如今每2元用於癌藥的支出就有1元是用於標靶藥。

最近,本人前往美國杜克大學癌症中心參訪,與專家們交換台灣健保過去廿年醫療費用成長的趨勢,與會專家咸認,民眾要求擴大給付抗癌藥物的聲浪有增無減,也勢必帶來醫療保險財務沉重負擔。任何人罹患重病都是無奈的,但鑑於健保資源有限,面對各種新藥屢創天價,在議價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在癌友們用藥需求及藥廠利益間取得平衡點,是健保署同仁與民眾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

引進新藥給付管理

為了給予台灣癌症病人有接受新藥治療的機會,健保署嘗試引進「新藥給付管理協議(MEAs,Managed Entry Agreements﹚,與藥廠溝通財務風險分攤方案。以藥品臨床試驗下,新藥平均存活期為依據,如果新藥讓病人可以活得更好、更久,健保給付這高價位藥物自不待言;相反的,癌友使用新藥後,存活期並未明顯優於傳統藥物,就沒理由讓健保給付如此高價位藥品費用,好比路邊攤販「西瓜不甜免錢」的做生意道理。

過去新藥申請健保納入給付,核准期間過於冗長,往往都是財務評估下被暫緩,也一直為藥廠及病患詬病。但新藥是否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一定站在病患最大利益的立場做考量,積極縮短審核的行政作業。此外,健保署也將檢討藥品給付價格相關法規,除參考國際價格及市場調查外,考慮引進MEAs給付方式,提供藥廠多元選擇納入健保給付的彈性,讓國內新藥使用能與國際同步,病患能獲得更即時的照顧。

 

出處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