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緊縮臨床試驗審查,新藥進入美國市場門檻拉高。醣基生醫董事長陳良博表示,近年因大陸生技產業崛起,大量向美國FDA申請臨床試驗許可(IND),由於品質良莠不齊,因此FDA拉高申請條件,要拿到美國IND已是困難重重。
陳良博說,美國FDA為把關新藥IND申請案,委託第三方機構把關,因此,不少公司須花費巨額委大型的臨床試驗設計公司協助,單一個案件至少新台幣1,000萬元起跳,而此次醣基打進美國市場,則是靠自家的研發團隊,省下一大筆金額,實屬不易。
陳良博指出,台灣許多新藥公司為了進入美國IND,因程序不熟而花了不少冤枉錢,而醣基在美國波士頓有自己的研發團隊,有信心最快明年就會有第二個產品進入IND。
由於美國仍是藥品最大市場,且藥物審查法規最為完整,陳良博說,不少大陸生技公司為了幫自家公司「鍍金」,大量向美國FDA遞件申請IND,美國FDA因此應接不暇,而改變了遊戲規則。換言之,過去只要「合乎」申請條件者,幾乎都能順利通關,而現在即使要把申請IND的文件送進FDA都有難度,遑論在美國做臨床試驗。
台灣法規擋路 專家感慨
台灣發展生技,有優勢也有挑戰,業界指出,近年不少國際專家回國幫忙拚生技,如哈佛大學醫學院病理學退休榮譽教授陳良博、羅氏藥廠前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等人,都為台灣新藥開發注入能量。
不過台灣生技仍有許多挑戰,近年,雖然政府政策積極扶植產業,不過,以蛋白質藥物、抗體藥物開發為例,台灣要取得人體血液樣本,用於藥品開發就困難重重,這都受限於當前的法規,對生技發展是一大障礙,必須要有政府積極協助,才能解決。
其中,藥廠要取得台灣人的血液樣本,找衛福部、捐血中心,都被以法規不准許為由擋了回來。
陳良博說,這些問題在美國都不存在,但在台灣卻是常態,政府如果真有心要發展生技,則這些石頭必須搬開,而這些障礙只要依循美國的做法,即可解決。
陳良博表示,現在的政府如同多頭馬車,蔡英文總統雖然有心推動生技發展,但無奈法規未鬆綁,行政機關也只能照章辦事,面對這些多如牛毛的不合時宜法規,生技公司都只能嘆氣。
目前,醣基生醫僅有40個人員,但其中就有六個人每天專責應付政府部門,且做的大多是「文書」作業,凡此都顯示政府在推動生技產業時,雖然大方向已經立定,但底下的細節卻忽略,如此一來台灣的產業競爭力仍受到綑綁,無法真正起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