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彭博2017年中展望/醫療保健產業篇
內容 藥廠衝併購 政治雜音多
展望全球大型製藥公司的下半年前景,在政治人物抨擊藥價的壓力高漲之際,新研發藥物仍是大藥廠命脈,攸關成長步調。透過併購擴張研發產品線,向來是大藥廠的首選,但收購價格與政治不確定性可能拖慢進展。好幾家藥廠的前景也將取決於進行中的專利訴訟。

好幾家大型藥廠有賴併購以擴展研發產品線,但併購似乎已降溫,高層主管指出,企業主要聚焦規模較小的交易。雖然生技類股估值已低於先前高點,但擁有即將上市藥物的公司仍具備併購溢價,可能影響大藥廠收購意願。

取得現金的成本低,仍是併購的明顯驅動力,但歐洲的不確定性和美國政局動盪及健保政策、稅改前景,都可能增添併購案阻力。美國總統川普一再表示藥價過高,並建議制定新的聯邦醫保(Medicare)議價程序,藥廠的高階主管勢將關注這些政治「雜音」。

大型藥廠間的訴訟案,將影響下半年的成長前景。安進涉及多起訴訟,包括與艾伯維因類風溼性關節炎生物製劑「復邁」的專利爭議。除了訴訟,免疫腫瘤學的新消息仍將占據今年的醫藥新聞版面,阿斯特捷利康、默克及羅氏將擁有來自肺癌療程的最重要數據。

特色製藥 價格壓力可望減輕
之前靠併購擴大產品陣容並藉漲價擴大營收的特色製藥業(specialty pharma),將持續受到檢視;投資進行研發的業者,成長展望較佳。

下半年特色製藥產業承受的價格壓力可望略為減輕,不過風險猶存。特色學名藥業者在美國市場可能面臨跌價壓力,程度可能與去年相仿,景氣復甦可能要等到2018年。產品組合多元的業者,表現較佳。

持續轉投資新藥研發、而且除了藉併購擴張也呈現自體成長的公司,例如愛力根(Allergan),應會持續立於不敗之地。儘管美國司法部調查藥價操縱的陰影可能揮之下去,國會的實際行動若有限,應不至於阻撓品牌藥價一年漲個10%左右。

在全球特色學名藥競爭者中,愛力根今年表現鶴立雞群,助因包括新藥研發成果、避免大幅漲價、在溶脂和基因編輯等多元領域進行併購等。Mylan的強勁表現歸功於多元的學名藥組合,有助抵銷美國藥價下跌影響,占有凌駕同業的優勢。Shire成功整合Baxalta和Dyax後,營運如虎添翼。

在光譜另一端,Endo遭學名藥價下跌拖累,妨礙營收成長。Teva的暢銷藥品Copaxone面臨的風險仍懸而未決,學名藥部門的部門也有待加強。

繼第1季價格再跌2.7%後,學名藥跌價壓力可能持續到年底。大型業者抵抗力較強,可藉推出新藥因應;規模較小、產品組合偏利基型的業者,可能有段苦日子要熬。

最近如Teva-Actavis、Endo-Par和Mylan-Meda等多起併購案,加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案增多,以及國會持續對學名藥訂價施壓,也將導致欠缺多元性的藥品組合蒙受降價壓力。

美國醫療保健 聚焦參議院版本
美國總統川普以及共和黨主導的國會,希望2017年底前能把歐記健保法中、關鍵的修改部分制定完成。眾議院已於5月4日通過初步的醫改法案,聯邦醫療補助計畫(Medicaid)也連帶出現重大變革。現在參議院也要商議自己的版本,雖然目標是夏季前完成,但共和黨內部仍有歧見。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分析報告指出,眾院通過的共和黨健保法案,十年內將導致2,300萬人失去保險,而醫療院所營運業者所面臨的短期不確定性最大。醫改法案目前的焦點集中在參院,參院可能在眾院版本內加入例如對較窮和較病的個人提供額外的財務支持,也可能要求延長轉換期。

根據預算調節法規,最終版的法案須削減聯邦政府十年的赤字。如果新法導致享有保險的美國民眾變少,醫院的壞帳費用恐怕會提高,保險業者的營收機會可能也會減少。

醫改法要順利通過,恐怕並不是那麼容易,因為參眾兩院到最後可能需要通過一個折衷版本,但保守派反對增加新權利,溫和派則擔心新法可能導致更多人失去保險。

今年上半年並未見到什麼與製藥業相關的立法行動,因為國會衛生政策委員會光是為了修訂歐記健保法就忙得不可開交,藥價問題因此暫時擱置。然而,美國總統川普不斷強調藥價太高,並表示新的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的競標程序需要改變,因此藥廠的主管仍不可忽視這些政治面的「雜音」。

藥廠比較關心的,是國會在修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使用者費用的協議時,可能會有什麼意外的發展,導致法條無法通過,讓FDA核准品牌藥與學名藥、蛋白質相似藥、和醫材等的速度變慢。這個法案一定得在9月30日前頒布實施。

生命科學產業 可望走穩
受惠於各地經濟基本面穩定,今年全球生命科學產業可望走穩,分析師預估整體產業全年營收成長將成長約5%,每股盈餘(EPS)更將出現兩位數的成長。由於大企業加快擴大規模與產品廣度的速度,今年產業整併活動仍會持續發展,而基因體學仍是整個產業的成長主力。

分析師原就預估,今年生命科學產業整體營收可望成長5%,每股盈餘(EPS)成長9%,在今年過了一半後,預估值大致維持不變。傳統醫療器材製造商的營收可望溫和成長3%至4%,由於經營團隊通常會定下兩位數字成長目標,因此獲利成長9%都可能有點保守。

今年生命科學與診斷產業的整併活動會繼續下去,由於整個產業處於高度分散的狀態,因此連續發動併購活動者在籌措資金方面將擁有更大彈性。去年業界出現一連串「補強型收購」,傳統上這種併購案一直是推動業績成長的關鍵策略之一。

彭博資訊報導,關於研究與臨床大量採用基因體數據的趨勢,今年將進一步獲得發展,從樣本準備到生物資訊,業者紛紛搶占這塊高成長市場大餅,競爭愈來愈激烈。

多年壓低成本引爆了基因體革命,這個革命帶動醫療產業各個層面有了創新性的發現。臨床醫生正加快採用基因體數據的腳步,發展「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他們也正在尋找整合性解決方案。

在基本面穩定帶動下,今年生命科學的需求將獲得支撐,醫療產業客戶的研發投資並未見到任何走疲跡象。生物製藥領域的強勁研發支出可望延續到年底,在整體研發支出中,大型製藥廠商的比率高達70%,生技公司占20%,特色或非專利藥業者占10%。

出處 經濟日報/編譯 林奕榮、湯淑君、廖玉玲、鍾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