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重振台灣生技產業建言
內容

蔡英文總統上周四表示:「生醫產業將來一定是熱門產業,未來台灣生醫產業若延宕,科技部要負全責;要整合好其他部會,將人才、資金、法規、硬體建設等結合起來,打造成完整的生醫生態體系。」他也要行政部門深自警惕,加快腳步。這是蔡總統繼上任前走訪生技產業後,再一次公開宣示支持生技產業的決心,業界衷心支持。

回顧蔡總統在行政院副院長任內,大力支持通過了「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及設立「竹北生醫園區」與「南港國家生醫園區」,這都是對生技產業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重大政策,顯然蔡總統支持發展生技產業的決心始終一致。

但是,新政府上任一年來,整個台灣生技產業的動能卻日益衰微,不論資本市場或產業信心都持續下降,更貼切的講,整個台灣生技產業情勢正在崩壞。

包括歐美日先進國家的生技產業發展,都需要政府的產業政策扶植,但近兩年來,業界完全看不到生技產業相關政策出爐,沒有人知道現在是誰在負責生技產業,包括主要部會或科技政委都對生技漠不關心,更遑論有扶持產業發展的政策與措施。現在蔡總統明確指示由科技部負全責,應該是看到了問題的關鍵,也顯示他對陳良基部長率領的科技部寄以厚望。我們響應蔡總統對生技產業的支持,謹提建言如後。

一、法規面:建議儘快由科技部邀集相關部會與業界代表,就現行法規與行政確實阻礙生技產業發展者,進行全面檢討,諸如新藥上市與臨床審查、員工認股權稅賦、細胞與基因治療、3D列印、上市櫃審議限制等,領先業界建立新醫療技術法規,即鬆綁不必要之限制,以擴大吸引投資。

二、資金面:生技股市持續低迷,許多新藥公司最近募資碰壁,資金是產業的命脈,建議儘快由科技部邀集國發會,結合國內具生技投資實績之創投,加速審查進度,成立數個規模百億元以上之永續型生技大創投,由政府出資三至四成,不必再迷信「洋和尚會唸經」,國內大型生技創投專業實力毫不遜國際大型創投,應以支持國內現有具規模之專業生技大型創投為主,未來投資亦應以支持國內生技為優先,盡快成立挹注活水,以協助國內生技業界渡過燃眉之急。

三、市場面:自2007年「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實施以來,已有九家生技新藥公司通過11項 「生技新藥」上市,每項新藥投資金額動輒十數億元,目前卻只有一家取得健保給付。健保局每年支付國際大藥廠數以千億元計之藥費,卻對政府核發藥證之「生技新藥」毫不支持。更甚者,政府一再鼓勵的「中藥新藥」,依循ICH臨床標準取得藥證,卻與傳統不需研發的固有方劑一樣,每日健保給付上限僅30元,如此業者投資永遠無法回收。

此外,台灣三大醫學中心包括台大、長庚、榮總對「生技新藥」也毫不支持,不成文的慣例是,要進這些醫學中心就要另外再做臨床試驗,即便衛福部明文規定不許可,也拿醫學中心沒轍。「市場」是生技產業的最後關鍵,台灣市場規模原已太小,再加上健保、醫學中心刁難,創新研發的「生技新藥」無路可去,取得藥證的領先者幾乎都困在沙灘上,家家虧損,未來只剩仿製的學名藥廠能生存,自己國家沒有新藥,台灣健保遲早會淪為大藥廠新藥予取予求的提款機。建議科技部儘快邀集衛福部就通過「生技新藥」許可之藥品,一律由健保從優給付,並責成醫事司加強執行醫學中心對國產「生技新藥」進藥,列入醫院評鑑考核之規定,打通生技新藥最後一哩路。

生技產業發展攸關國家未來經濟之興衰,世界各國無不極力推動,台灣在過去十年創造了世界少見的生技奇蹟,一度被國際大藥廠譽為發展新藥的小巨人,生技資本市場之蓬勃更是亞洲之冠。但生技產業需要大量持續的資金與技術投入創新研發,沒有政策的支持很難形成強大的產業,科技部在現在低潮期接棒,正是臨危受命,期待科技部能拿出魄力喚醒睡夢中的相關部會,帶領台灣生技產業再創榮景。(本文由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提供)

出處 經濟日報/黃文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