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食品保健功效不吹噓 食藥署公布新指引
內容

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布「健康食品保健功效評估方法提案申請作業指引」,除了正式規範健康食品的保健功效及評估方法,業者若想在現行允許的13項保健功效之外,再標榜任何新功效,需提供人體試驗和動物試驗方法給學術機關,有實驗證明依據,才有機會開放,不能隨意吹噓功效。

依法規定,食品不能隨意宣稱保健功效,除非通過食藥署明訂的13種健康食品保健功效項目審查,查驗登記後才能取得「小綠人」標章。

食藥署公告訂定的13項保健功效項目包括:「骨質保健」、「調節血脂」、「不易形成體脂肪」、「護肝」、「免疫調節」、「延緩衰老」、「胃腸功能改善」、「調節血糖」、「抗疲勞」、「輔助調節血壓」、「輔助調整過敏體質」、「牙齒保健」、「促進鐵吸收」。國內共有384項產品取得小綠人認證。

但有業者盼能再增加保健項目。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周珮如說,目前該署只有13項保健功效的審查機制,若要新增,應提供人體試驗和動物試驗的評估方式,只要有科學依據,才能考慮開放。該署去年底重新整理健康食品保健功效的作業指引,今公告提供業者及學研單位參考,讓其可發展出「新功效」的評估方法。

日前藝人溫翠蘋的妹妹疑誤信睡蓮原精可治癌,購買服用而延誤治療。周珮如強調,宣稱「可治癌」其實已涉及醫療效能,非藥品更不是健康食品,可見健康食品的保健功效評估,是需科學機制證實,不能隨意吹噓。

出處 聯合報/鄧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