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公立醫院今年將取消1950年代起實施的「以藥補醫」制度,不讓醫師從所開的藥品中提成,以減輕民眾看病負擔,但因涉及多方利益,負責推動這項醫改政策的全國衛計委官員坦承,取消以藥補醫這個機制,是深化醫改的重中之重,也是今年最難啃的硬骨頭。
大陸建政以來,因醫療資源缺乏,為改善醫院人員待遇及醫療設施,政府允許把藥品售價加成,補貼收入,形成獨特的以藥補醫制度。
台商在大陸看病即使是簡單的感冒,也要做一大堆檢查,動不動打點滴,然後拿一大堆藥,經常藥費還高出掛號費許多。根據公開資料,大部分醫院有4成以上的收入來自藥費。
以藥補醫制度已經在大陸形成許多弊端,如過度醫療,有人做心臟支架,原本只需要做3根,後來做了8根,因為醫生做一根支架可以提成2500元(人民幣,下同);其次是藥商行賄,2013年葛蘭素史克商業賄賂案就是標誌性事件,該案涉及回扣總金額每年高達數億元。
11日,大陸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王賀勝就坦承,藥品加成政策是大陸50年代困難時期實行的政策,當時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但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藥補醫逐步演化成為一種逐利機制,影響所及,大處方、大輸液、濫用抗生素等問題日益嚴重,推高了醫療費用,削弱了公立醫療機構的公益性,損害了群眾的利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有關方面迫切需要通過改革來解決。
如何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王賀勝提出三點作法:一是騰空間,擠壓藥品價格的虛高水分,開展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以激發醫院和醫務人員合理用藥、控制費用的內生動力;二是調結構,把檢查檢驗的價格降下去,把服務的價格提上來;三是保銜接,醫保支付和財政補助政策同步跟進、無縫對接,確保民眾負擔總體不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