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於周一 (27.2) 首度發表抗生素抗藥性重點病原清單,列出現今對人類健康最危險的 12 種細菌,以推動醫藥界及時開發新抗生素,避免惡菌無藥可醫的情況。
由於醫生亂開抗生素、農業界用抗生素餵飼牲畜,引致抗藥性細菌橫行,情況已令各國擔憂,現時單在美國每年就有 23,000 人因抗藥病菌感染致死;而新抗生素研發均被各大藥廠視為毫不賺錢的業務,因為抗生素在適當使用下,只需使用一段短時間,不似醫治慢性疾病的藥物,加上受醫學界限制使用 。結果,惡菌當前人類健康變得更為脆弱。
有見及此,世衛與德國圖賓根大學合作,根據以下標準訂出 12 種最危險病原:
- 感染致命程度
- 能否預防病原
- 動物間、動物到人、人與人之間傳播容易度
- 是否需長期住院治療
- 病原對現有抗生素出現抗藥性次數
- 剩餘治療選擇
- 是否已有新抗生素正在研發
另外,清單也根據對新型抗生素的迫切需求分為三個類別:極為重要、十分重要以及中等重要。不過,引起肺結核的結核桿菌則未有包括在內。世衛衛生系統和創新助理幹事 Marie-Paule Kieny 就解釋,該菌可由極為重要級別的新抗生素治療。
極為重要級別病原體基本上對最後一線抗生素碳青黴烯 (carbapenem) 出現抗藥性,會嚴重感染住院病人、增加其死亡率。上月日內瓦就有一名女仕住院期間因抗碳青黴烯大腸桿菌感染死亡。該病菌會引發肺炎、嚴重血液感染。另外,雖然此組別病原體並不如較低風險的一樣普遍,但對醫療系統以及病人本身造成極大財政負擔。
十分重要級別的抗藥病原體有六種,當中包括淋病雙球菌、以不潔食物為傳播媒介的沙門氏菌及彎曲菌。這級別的病原雖然相對較不致命,但較為普遍且抗藥性正逐漸增強。
Kieny 表示,清單並非要嚇怕大眾,而是提醒學者與藥廠研發藥物的優先次序。她建議提供獎勵,獎賞首家研發出新抗生素的藥廠,提高研發新抗生素的興趣,但這需要政府以及多個捐獻者支持才能達到。
未來一周,二十國集團將會於德國柏林有健康峰會,抗藥性問題相信是峰會其中一個重要議題。德國公共衛生學者 Petra Gastmeier 指,這個問題並非某國獨自承受的問題,需要各國通力合作,而清單發表正好推動各國達成更多合作計劃,避免化療、器官移植以至日常普通手術危險性增加。
抗生素抗藥性重點病原清單
第一類:極為重要
- 抗碳青霉烯類藥物鮑氏不動桿菌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 抗碳青霉烯類藥物綠膿桿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抗 β-內醯胺類抗生素、碳青霉烯類藥物大腸桿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第二類:十分重要
- 抗萬古霉素屎腸球菌 (Enterococcus faecium)
- 抗甲氧西林抗藥、萬古霉素中介金黃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 抗克拉霉素幽門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 抗氟喹諾酮類藥物彎曲菌屬 (Campylobacter)
- 抗氟喹諾酮類藥物沙門氏菌 (Salmonellae)
- 抗頭孢菌素、氟喹諾酮類藥物淋病雙球菌 (Neisseria gonorrhoeae)
第三類:中等重要
- 抗青霉素肺炎鏈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抗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桿菌 (Haemophilus influenzae)
- 抗氟喹諾酮類藥物志賀氏菌屬 (Shigel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