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台灣藥廠製造的藥品真的不能吃嗎?
內容

【謝武吉/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


回顧台灣早期農村時代,如拿藥袋的老伯騎腳踏車至各鄉村鄰里,甚至是人煙稀少的村莊放置藥袋,且教導當地民眾何種病痛,應該吃什麼藥,拯救許多偏鄉地區百姓的生命及財產。

自全民健保開始全國總藥廠,1000多家。因GMP實施使藥廠數下降至400多家,近年來更要求藥廠於製程上,應主動採取CGMP製造規範,於104年元月一日起要求藥廠須依歐盟之共同製藥技術成為PIC/S與GMP認證藥廠。在103年健保藥品研議代表會時,就有人提出「如要提升台灣製藥品質,其原料為最重要的因素」,但不被重視,經過那位「動之以情,說之以理」,為全國百姓生命把關,及提升國廠藥品的國外競爭力。

然而105年六月報章雜誌曾報導台灣製的藥品吃起來「無效」,當時也無法否認,故自105年元月起開始要求藥廠所使用的原料必須附有出口證明,且須為GMP管控下所製造出的藥品,因藥廠數下降又要求提升製造藥品品質,結果造成105年上半年藥廠出現缺藥窘境,直到下半年才稍有改善。

台灣所產之藥品於原料及生產應遵守CGMP規範,造成藥廠家數驟降,目前全台灣僅存100多家符合PIC/S及CGMP,而此類藥廠所製造的成藥於療效、外貌、製造結構、過程及結果均可與國外的廠商媲美,這都是委員、代表們為提升台灣之製藥品質,所做的努力及成果。

我們不要再相信外來的藥品比較好,台灣藥廠製造出的藥品絕對可比得上國外製的藥品。全國同胞一定要有信心承認及支持台灣製藥的品質,亦請大家放心使用台灣藥廠製造的產品,也希望健保署不要一直砍藥價,使其不敷成本,希望後續討論能針對健保永續經營,人民權益為上。

出處 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