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第六屆中非衛生合作國際研討會開幕 聚焦藥品可及性
內容

中新社上海11月22日電 (記者 董子暢)在全球健康促進大會期間,第六屆中非衛生合作國際研討會22日在上海開幕,聚焦提高醫藥產品可及性。研討會既是落實中非雙方領導人共識和約翰內斯堡峰會成果的一次重要行動,也是助力中非醫藥產品合作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

  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表示,健康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醫藥產品是維護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非洲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力資源,正處於工業化興起階段。中國經過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發展,藥品生產標準絕大部分已與國際接軌。同時,中非醫藥貿易進一步發展,2015年雙邊貿易額超過24億美元,中國研發的雙氫青蒿素等藥物已成為非洲治療瘧疾的首選產品。中非醫藥產品合作發展互有需要、互補性強,具備良好的基礎,面臨難得的歷史性機遇。

  李斌指出,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將支持醫藥企業走進非洲,鼓勵企業、院校、社團和個人共同參與,加快技術轉移和藥品本地化生產步伐,向非洲民眾提供可及、可靠、可負擔的醫藥產品。希望非洲國家提供標準、認證、通關等貿易便利,制定鼓勵中非企業合資合作的優惠政策,推動更多的適宜醫藥產品早日造福非洲人民,也歡迎非洲企業來華投資健康醫療產業。同時,希望世衛組織等國際組織繼續加大中國藥品預認證支持力度,助力更多質優價廉的中國醫藥產品走進非洲。

  聯合國人口基金執行主任巴巴圖德·奧索提邁辛認為,非洲缺醫少葯的根本原因,一是非洲國家仍未擺脫貧困,未能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二是以發達國家的標準為非洲藥品生產和市場准入設立的「標準和技術壁壘」嚴重阻礙了非洲醫療藥品可及性。

  「中國曾是一個醫療水平落後、人民健康難以保障的國家。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醫療衛生領域實現了飛躍式發展。」奧索提邁辛說,中國醫療衛生發展的豐碩成果和成功經驗不僅屬於中國,我們願同非洲國家無條件分享中國的成果和經驗。

出處 北京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