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台灣生技業發展 生華總經理宋台生新觀點 <發展生技產業是因為它困難,不是因為它容易!>
生物博士做創投 人生下半場以生技人登場
可能許多人對於這位突然興起的生技大老非常好奇,認為以創投起家的投資家,怎會一下子就跳入新藥領域?對此,生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宋台生帶點玩笑的表示:因為我是一個低調做事的人。
其實宋台生在業界資歷已經超過30年。做過產品,親自在生技製藥第一線帶兵打過仗;也曾經協助新加坡發展生技產業,成立研究機構從零開始;做生技創投時,他看過的新藥公司案件多達五千家,多樣性的產業經驗背景,磨亮了這位生物博士的投資眼光,加上專業的生物學術背景,讓他比一般單純的專業經理人,更容易也清楚了解新藥產業,跨入時無縫接軌沒有障礙。
宋台生在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攻讀生物博士畢業後,先在美國藥廠工作了7年半,累積在國際化公司第一線做研發和帶領團隊的經驗,之後受邀回到台灣在生技中心做產品開發。
到了1998年,當時的中華開發總經理胡定吾,把宋台生從新加坡大學挖角回台,轉任中華開發海外投資部做生技業投資。宋台生回憶當年說,我們運氣很好,碰上美國1999到2000年生技股份驚人的漲勢,整個都順勢發展起來。
三年後,宋台生自行創業成立生華創投。由於創投屬機會主義,當時台灣的創投都是什麼產業都投,生華創投就很不同,從一開始就很專注只投資新藥。精準眼光讓創投事業表現亮眼。
台灣生技隱憂 充斥偽科學無專業利基
在生技界打滾多年,宋台生多年累積的所見所聞,讓他開始思考跨入生技產業,在2012年成立生華生技,希望這間以創新為核心價值的公司,能影響甚至改變台灣的生技產業。
宋台生直指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的絆腳石,其實是充斥著「偽科學」。即使是做研究工作,有一些計畫可做,但不做也沒有大的影響,若硬做這就是所謂的「偽科學」。做藥也是一樣,台灣市場充斥著很多似是而非的藥,這樣的發展模式是很不科學、很不健康的。
這幾年台灣的生技公司如雨後春筍大量冒出頭,卻鮮少具有足夠的醫學專業和前瞻性視野,無法滿足真正市場的需求。大家別忘了,生技產業存在的重要性就是要發展新的治療方法、新的藥品以及新的治療用器材,反觀許多生技公司研發生產的大多是測量用器材,像是測量血糖或血壓儀器,產品容易被大陸或其他國家取代。
研發新藥才能突破現況 吸引國際人才資金湧入
宋台生進一步分析台灣現況,他認為台灣把生技產業淪為代工產業,短視只想要有立即的收入,少有遠見和意願投入真正的市場首見(first-in-class)新藥研發。
宋台生說,韓國已經發展出不少新藥,所以很多外國投資人願意把錢投在韓國,台灣也要證明有能力可產出真正的新藥,前提要把人力、資源、政策等力量,集中在研發新藥上面,這才是對台灣真正有價值的事,也能吸引更多國際的人才和資金湧入,一起在台灣做出可以改變未來的事情。
當年,宋台生回到台灣,發現台灣農藥管控不佳,化學殺菌劑濫用情況嚴重,高達95%具致癌性,便決心要發展具安全性且不危害健康的生物殺菌劑。他在生技中心帶領的部門共40幾個人,專注做殺菌劑研究計畫,從一開始的研究到產品量產、註冊成功,整個歷程他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十分精彩。
這個安全無毒的殺菌劑,除了在台灣販售也已外銷至大陸、東南亞、日本、韓國等,現在更要前進歐洲,宋台生說,成功的關鍵是我們的訓練嚴謹,是真正有做過產品的經歷,並且從頭到尾都參與監督每一個過程。這個殺菌劑是他20年前在生技中心完成的產品,現在由百泰生技生產及銷售。
投入生技產業是因為它困難 不是因為它容易
採訪最後,宋台生語重心長的說: 「專注」是他做事的原則,也是讓他在產業努力30多年而略有所成的關鍵。他指出很多人喜歡自己一個人同時做很多件事,經過工業界磨鍊的人都知道,團隊合作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才有可能成事。
”發展生技產業是因為它困難,不是因為它容易,容易的事做了等於沒做。唯有如此,生技產業才可能有發展,到那一天,我們才有可能驕傲的說,台灣的生技產業在全球發展中還是很不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