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如何孕育世界級的生物科技業?
內容 金融時報專欄作者歐文(Geoffrey Owen)撰文指出,許多人批評英國的科學研究有世界級的水準,世界級的科學公司卻少之又少,用這句話來描述英國生技業現況一針見血。

英國研究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和免疫學的科學家,都曾獲得諾貝爾獎的肯定,但至今沒有一家英國生物科技公司能與美國巨人如Amgen、Biogen和Gilead媲美,不論是根據獲利能力或已上市的藥品來衡量。

1980 年代和1990年代,曾有幾家募得充裕資金的公司成立,但成功例子少、失敗例子多,一些有潛力成為暢銷藥的研發成果都未能通過臨床實驗的考驗。久而久之,投資人也失去信心。就市值計算,唯一大贏家是Shire,但主要靠收購北美等地的公司支撐成長,與英國本土科學基礎關聯不大。

常有人歸咎於投資人眼光短淺,不願資助可能動輒需費時十年以上才見成果的研究。但光憑這點,難以解釋為何德國、日本等素以耐心見長的國家,在培育生技業與生技公司方面表現比英國還差。反觀美國投資人常遭人詬病只聚焦於每季獲利變化,卻能扶植出多家傑出生技公司。

歐文指出,英國在發展生技業方面表現遠比美國遜色,原因與其說是英國太弱,不如說是美國很強。

第一批生技公司在美國誕生,讓美國擁有歐洲國家難以望其項背的優勢;美國聯邦政府慷慨出資,贊助多所優質大學的生物醫療研究;美國的制度有效率,有助於讓學術界研發出來的技術移轉至企業界;美國也擁有發達的創投業,在投資電子業大為成功之後,可把栽培公司的技巧套用在生技業上;那斯達克(Nasdaq)證券交易所,是孕育高成長新創公司的搖籃;美國也擁有龐大的國內市場,由於無價格管制,可讓創新的製藥公司獲得極大的報償。

更重要的是,諸如用基因工程人工合成胰島素的Genentech及其他市場先驅,都能迅速讓藥品上市,讓投資人信心一振,而這是其他國家所欠缺。隨著生技產業茁壯,專業的投資人及經驗老到的經理人數目也增多。

雖然美國也有多家生技公司最終成為被併購的對象,但買方通常是大型製藥集團。整體而言,美國對新興公司的支持持續得夠久,以至於能造就許多生技業的巨人。

例如,吉利德(Gilead)就費時15年,才從無利可圖的新創公司壯大成一家賺錢的企業,又花了十年的工夫,才躋身大型生技公司的行列。使吉利德市值超越1,000億美元的主要因素,是C型肝炎藥物Sovaldi大為成功。

在英國,不僅缺少大型生技公司,獨立的中型公司也不多,因此生物科學業深深倚賴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和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等大藥廠。

過去兩年來青苗不接的情況有些改善,部分因素是拜美國生技熱潮蔓延至歐洲之賜(但這股熱潮已降溫)。更多英國公司發行股票上市。倫敦金融城和醫學慈善機構 WellcomeTrust也建立了新的融資來源。幾家初具雛形的公司,例如專攻癌症免疫療法的公司,最近已籌募到龐大的新資本。

但歐文指出,若英國生技業要進一步發展,就必須用創新的技術開發出能夠治療重大疾病、在市場大為轟動的暢銷藥。只要一、兩個成功的實例,就能改造英國生技業的形象,也能讓原本興趣缺缺的投資人轉為熱烈支持。
出處 經濟日報/湯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