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蔡英文挺生醫 打造亞太中心
內容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昨(27)日發表「亞太生技醫藥研發產業中心」政策,宣示將強化全球連結、整合在地創新群聚,選定台北、新竹、中科及南科形成帶狀的「生技醫藥研發產業聚落」。

蔡英文競選辦公室產業小組召集人龔明鑫表示,目前全世界醫材產值約3,000多億美元,而台灣僅新台幣500多億元,未來十年全球生醫產值將可達五、六兆美元,但台灣僅新台幣2,800多億元。他認為,落實蔡英文的生技政策計畫,台灣生醫產值可占全球1至2個百分點,產值可以破兆元。

蔡英文昨天在產業小組召集人龔明鑫、經濟群顧問施俊吉、醫療小組召集人陳時中、競選辦公室政策執行長張景森、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鄧哲明陪同下,出席「亞太生技醫藥研發產業中心」政策發表記者會。

蔡英文說,相較於生醫產業的先進國家,台灣的優勢是充分掌握東方人特定的遺傳基因、生活習慣及地理環境,台灣有充分條件可做為亞太生技醫藥產業的先期市場和試驗基地,先因應在地需求,再進一步推到國際市場;從南港生技園區一直到台南科學園區,這一個線狀的聚落分布,是台灣的優勢。

她表示,未來選定台北南港、新竹竹北、中科及南科,形成帶狀的「生技醫藥研發產業聚落」;台北以中研院所在的南港為軸心,涵蓋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南港生技園區、內湖科技園區與新北產業園區,重點設定在強化生技研發活動、扶植新藥新創公司,提升台灣在新藥、新疫苗、新試劑領域的創新能量。

她指出,台灣要加強國際合作,和先進國家的生技醫藥核心區域接軌;具體做法,是針對生技新藥、設備、材料等領域,啟動跨國研發合作及臨床試驗計畫。同時也要建立人才交流及延攬機制,推動企業相互投資、以及創投及私募基金的合作。

落實兩岸醫藥衛生協議方面,龔明鑫解釋,兩岸有幾個合作方向,例如台灣產品到中國醫療院所的協商可繼續,不會停止。兩岸還有一些合作空間,例如屬於亞洲人或華人特有的新藥開發,要一、二期臨床實驗,這在台灣沒問題,如果要放大到華人市場,可和中國有合作空間。

業界認同政策具延續性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昨(27)日公布生技產業白皮書「亞太生技醫藥研發產業中心」政策;業界指出,蔡英文在生技領域有經驗,而此次的政策也有內容,顯示她自己下過工夫研究,所提的政策「有重點、有延續性」,對產業有利。

對現有公司方面,若配合修法獎勵辦法、擴大科技基本法適用範圍,如智財下放,對於創新型、早期新藥公司募資有大誘因,受惠的如浩鼎、中裕、藥華藥、瑞寶、泉盛、尖端醫、微邦等具備技術能量的公司,將有實質助益。

業內資深人士說,蔡英文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具備推動生技產業的經驗,但未來台灣生技業應該要「更聚焦」,鎖定利基產業發展,譬如精準醫療搭配新藥、大數據,還有高階醫材等,台灣才有機會。

修法獎勵讓智財權下放

蔡英文競選辦公室產業小組召集人龔明鑫表示,生技是燒錢的產業,未來必須鬆綁法規,營造友善資本市場,降低生技募資門檻,並修法讓智慧財產權下放。

須配合修法的有《科學技術基本法》、《生技新藥產業條例》,以及制定《學研界研發人才技術入股》獎勵辦法。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鄧哲明說,擴大科技基本法適用範圍,包括智財下放,過去政府出錢獎勵研究,研究成果全部歸政府,對研發人員沒有誘因,未來應部分下放給發明人。

生技新藥產業條例擴大適用方面,龔明鑫指出,未來將修法,鬆綁研究機構人員可參與生技公司研發,並可擔任創辦人,或科技諮詢委員等職。

【蔡英文發表「亞太生技醫藥研發產業中心」政策】  中時電子報/劉宗龍

蔡英文在臉書po文指出,生物科技,是人類科技當中,發展得最迅速、應用也最多的領域。台灣在這個領域,有著優秀的人才、豐沛的研發能量、世界級的醫療體系,我非常清楚。因為我自己就曾盡過努力,為國家扶持生技。

政治的鬥爭,不會讓社會進步,只有國家團結,才能支撐台灣的產業。希望未來,我們在面對重大政策的時候,能夠無私、專業,這才是臺灣再創經濟奇蹟的必要條件。

今天公布「五大創新研發計劃之三:亞太生技醫藥研發產業中心」政策,我們要結合產官學研的力量,繼續強化人才、資金、智財、法規、環境、選題的布局,以「連結未來、連結國際、連結在地」這三大連結為主軸,全力打造台灣成為「亞太生技醫藥研發產業中心」。

一、 連結未來:整合核心設施與資源中心、支援產業的創新研發、建構台灣健康巨量資料庫,增進臨床前試驗的效率和效能。積極培育創新研發人才、產業經營高階領導人才,鼓勵學研人才參與新創公司。

二、 連結國際:接軌包括美國三大生技醫藥研發重鎮--波士頓、加州灣區、聖地牙哥,以及歐洲新藥研發國家--瑞士、比利時、瑞典、荷蘭等先進國家。啟動跨國研發合作及臨床試驗計畫、建立人才交流及延攬機制,推動企業相互投資、以及創投及私募基金合作。推動國際法規標準的協合,落實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

三、 連結在地:台灣有充分條件,可以做為先期市場和試驗基地,先因應在地需求,進一步推廣到國際市場。掌握既有的產業優勢及資源,串聯分散的聚落,整合生產與需求兩端,成為完整不斷鏈的產業聚落。
出處 經濟日報、中時電子報/何孟奎、黃文奇、劉宗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