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兩岸生技與醫材合作 啟新局 推動搭橋專案 簽定9項合作意向書
內容

台灣與大陸在生技與醫材產業合作方面,開創了嶄新的一頁。日前,「2010兩岸生技與醫材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吸引了489位兩岸生醫領域的產、官、學、研界人士與會,達成4項共識,並簽署了9項合作意向書。

 

為落實總統馬英九「開啟兩岸經貿協商新時代」及「深耕台灣、全球連結」的施政理念,經濟部於20088月行政院院會通過推動「搭橋專案」政策,建立一產業一平台,今年率先登場的「搭橋專案」便是「2010岸生技與醫材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

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林全能表示,兩岸搭橋計畫的目的,在為產業擴大商機,此次兩岸生技與醫材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對兩岸產業發展均帶來正面的幫助與實質的意義。

重量級代表親臨與會

此次大陸代表團由海醫會名譽會長(前人大常務副委員長)何魯麗領隊,率領大陸衛生部以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多位官員一同出席;包括海協會副會長安民、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主席鄧良月、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會長肖梓仁、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常務副理事長趙自林、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以及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等皆親自來台共襄盛舉,團員陣容堅強。

何魯麗表示,雖然這是她首度造訪台灣,卻有回到家裡的親切感。她表示自己從事醫療工作以及醫療法規立法近40年,希望能見到兩岸透過交流,化解異見,尋求更大共識,以促進兩岸人民的健康福祉。

中草藥合作成效非凡

經濟部次長黃重球表示,經濟部在200812月擇定中草藥做為首場啟動的搭橋專案會議,並成立「兩岸中草藥工作小組」,透過此創新機制與平台的運作,1年多來已達成共組營銷聯盟、推動台灣濃縮製劑在海西地區先試先行、兩岸醫院對接等合作共識,具體與務實的規畫,並逐步解決兩岸中草藥產業面臨的問題,成功帶動兩岸中草藥產業的合作發展,本年度則希望將此成功模式擴及生技與醫藥產業。

他指出,生技與醫材產業為全球公認最具潛力的新興產業,且兩岸生技與醫材產業各有特色,台灣擁有高素質的科研人力、高水準的醫療服務、及豐富的產業化經驗,加上高科技電子與半導體產業的基礎,未來在生技醫療及電子醫材等產業發展上,十分具競爭力;大陸則擁有龐大的市場和資源,快速的經濟成長,與極具優勢的製造能量,未來雙方若能加強合作,必能相輔相成。

建立常態互動模式

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表示,藉由會議活動,增加兩岸生醫產業的互動,達到生技與醫材查驗登記諧和化,雙方審評的標準能夠一致,建立起常態性的兩岸生技與醫材產業聯繫管道,並爭取兩岸產業雙贏,進行全球布局利益最大化。

李鍾熙表示,此次會議中,經過兩岸與會代表共同努力,達成4點共識,分別是:一、雙方共同成立小組,以進一步推動兩岸生技與醫材產業合作及交流。預計未來小組成員將包括雙方產、官、學、研代表,針對這次會議提出的多項建議,進一步討論,並研擬行動方案,以落實產業合作。二、為積極促進兩岸生技與醫材法規和標準的銜接,雙方應持續深入了解與討論;討論項目將包括:原料藥、學名藥、新藥及醫療器材等的審批、驗證、臨床試驗及貿易等項目。三、雙方將加強為兩岸生技與醫材企業界提供信息與諮詢服務,以協助業界更有效地進入市場。四、未來將透過合作,結合雙方優勢,擴大兩岸商機,並共同進軍國際市場。

前景與商機可期

李鍾熙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兩岸生醫的合作與交流,積極促成醫藥法規與認證標準的銜接,並促成產業最大商機。

這次會議促成的9項合作意向書中,除生技中心與海醫會合作建立兩岸交流工作平台外,生技中心也與大陸澎立醫藥科技公司簽訂藥理研究合作意向書,與上海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簽訂建立人才交流及毒理CRO策略聯盟。台灣區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則與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等單位,簽署建立醫療器械信息化共同平台。

此外,台灣遠距照護服務產業聯盟並與中國醫院協會簽訂遠距照護試辦合作意向書。代表簽約的四川華西醫院為全世界單點規模最大的醫院,並且是中國疑難重症的國家級醫療中心,院區面積廣達700餘畝、病床數達4300張。

根據此次搭橋專案的合作意向書,可使台灣業者有機會與大陸各大醫院建立起合作管道,未來可望進一步帶動台灣醫療管理與醫材廠商爭取大陸市場,前景與商機十分可期。

「兩岸生技與醫材產業工作小組」已經開啟了兩岸生技與醫材產業接觸管道,並規畫進入洽商及合作的階段。雙方亦後續規畫進行第二度實質的交流及合作,以共同提升國際競爭力,共創產業雙贏局面。

合同研發組織(CRO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即藥品研發服務外包機構,是一種通過合同形式向製藥企業提供藥品研發外包服務的機構,其業務包括臨床前的早期藥物發現、動物毒理實驗、臨床實驗以及藥物上市審批等。由於CRO兼具學術性和商業性功能,能大幅降低製藥企業的研發周期和製藥成本,已逐漸成為製藥行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出處 旺報/記者師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