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生技高風險/高獲利特性,安成藥靠產品組合控管
內容

興櫃股后安成藥(4180)即將於12月上旬掛牌上櫃,該公司因創辦人暨董事長陳志明在美國藥業的豐厚資歷,一直是資本市場甚為期待的生技廠之一。面對外界質疑國內生技業有泡沫化疑慮,安成經營團隊認為,雖相較於美國生技股,台灣確實貴了一些,不過主要是反映資金從IT產業轉出,而為了控管生技業高風險、高獲利的特性,該公司是用產品組合的多元進行管理。

在今年BTC論壇許多旅外專家提出台灣生技股泡沫的預警後,相關討論近來益發熱烈。對此,陳志明先是笑言,「我希望手中有水晶球」,接著則坦言,跟美國比起來,台灣生技股真的比較貴一些,自己也問了很多人,知道這波投資生技的資金是從IT業轉過來,對此樂見其成,希望越來越多公司能開花結果。

安成藥總經理陳志光也說,國內投資人相對比較樂觀,也比較樂意支持生技產業,不過美國生技產業目前也正處高峰,且談台灣生技業,除跟美國比較外,也要跟其他台灣的產業比較,現階段ICT產業除了少數如台積電(2330)外,其餘毛利率都很低,生技業有可能可以打破低毛利的困境,這也是為何台灣的投資人這麼捧場。

陳志光說,「今天終於了解為何股票是反應未來」,投資人的期待已經用股價告訴公司經營者,這也是經營團隊及許多生技同業需要達成的目標。

陳志光不諱言,生技業確實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不過就安成的商業模式而言,風險是在藥品上市時間的早晚,而不是研發中的產品可能不見。公司也希望透過產品組合的方式,降低風險,這也是該公司並非所有品項都選擇有訴訟風險的P4類型的原因,由此至少能給投資人最低可預期的目標。

不過,安成也呼籲政府應正視新興產業的留才工具問題。陳志光坦言,台灣藥廠不大可能有能力付與外商藥廠同樣的薪資水準,能吸引的就是給予員工認股,讓員工跟著公司一起成長,這也是90年代台灣ICT產業能高度發展的原因之一。

但就現行規定,只要公司上市(櫃)後,無論員工處分與否,就需用第一天平均價格扣除成本,自動列入當年綜合所得的計稅基礎,陳志光說,這對員工是種懲罰,等於變相鼓勵其趕快賣股,希望政府既然需要新創事業,就不應該用這種作法壓抑產業。

出處 精實新聞 /記者 蕭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