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翁啟惠:兩岸臨床若不循ICH,生醫恐步電子後塵
內容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附圖)8日表示,兩岸衛生合作協議2010年簽署後,至今都還沒有進展,這是亟待突破的問題,如果不能循國際認可的ICH模式,不排除台灣生技新藥業會走向電子業的後塵,將研發、生產及市場外移。

翁啟惠指出,兩岸衛生合作協議是在2010年簽署,當初最重要的精神是雙方都同意兩岸臨床試驗都將循ICH的國際標準模式,但至今都還沒有具體進展,自己雖然不清楚障礙為何,但沒有國際認同的兩岸同步臨床標準,就沒有產品,因此IC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模式、IRB(人體試驗委員會)至IND(人體臨床試驗)的細節須先出爐,才有標準可循。

翁啟惠提出預警指出,因中國大陸有很強的政治實力,因此對全球藥廠的臨床標準都要求須循當地的臨床法規,且三期臨床試驗的研發及生產皆須在當地進行,不過,如果只循中國大陸的法規,終端市場就只有當地,無法銷至全球,且在研發生產在地化的要求下,如果兩岸不解決共同臨床協議的問題,不排除台灣生醫業將步入電子業的後塵,得將研發及生產外移。

他說,在進行大型人體臨床試驗方面,台灣有時候會受限於人數不足,收案較慢,如果能在華人共通疾病的臨床研發上,能循ICH國際標準,對於兩岸都有好處,屆時進行的臨床試驗可獲全球主要國家認同,也比較不會受到政治干擾。

他直言,兩岸臨床試驗的共同標準,是亟待突破的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對台灣的生技業行程將形成更大挑戰。

政務委員張善政則回應,兩周前召開的生技方案政務會談,行政院長已交代陸委會,將兩岸衛生合作協議的協商,列入重點議題,顯示政院的重視。

出處 精實新聞/記者 蕭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