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FDA審件期拉長,國內藥廠審慎以對
內容

人力配置縮減及中、印藥廠卡位,國內藥廠預估,美國FDA新藥證平均審件時間已由以往的20-24個月,延長至26-31個月,此可能讓新藥投入研發經費提高,回收期延後,多少也影響台廠供應鏈。業界評估,FDA審件時間拉長長期是否影響客戶端研發意願,還有待觀察,但送件前的評估將更趨審慎,盡可能的縮短文件往返時間。

事實上,FDA藥證審件時間拉長已延續一段時間,據業者統計,目前平均審件查廠的時間已由原來20-24個月,延長至26-31個月,若再加上往來文件及實地查廠,等於單一藥證取得的時間可能動輒二年半、三年,如此一來,不僅提高藥廠研發成本,藥品上市的回收期也延後。 

 

國內製藥供應鏈業者分析,FDA審件期拉長原因可能包括美國財政赤字壓力大,縮編泛官方部門預算,以致審查人力吃緊。其二,則是因中、印原料藥廠及製劑廠卡位;業者分析,目前中、印原料藥廠不少為進軍新興市場,亟欲取得FDA DMF(Drug Master File)編號,因而送件以量取勝,不管最後能否獲准,卻可以已經向FDA送件作為銷往新興市場的另類「品質保證」,該等素質良莠不齊的廠商卡位,無形中也讓平均審件時間拉得更長。 

而台灣製藥供應鏈雖純新藥廠較少,也還未有藥品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已向FDA遞件申請藥品上市者。但因國際藥廠客戶藥證獲准期間遞延,多少也影響上游原料藥出貨時程,如中化生(1762)、台耀(4746)等都有類似情況。其他如布局專利過期學名藥且有意銷美的廠商如美時(1795)、中化(1701)等,新藥品舖貨進度也多少受累。 

國內廠商分析,因全球政府基於醫療預算規劃,鼓勵學名藥的使用,美、日政府都不例外,此多少也讓FDA對於沒急迫性的新藥審件態度不若以往積極,而藥證審件時間拉長,雖可能讓投入時間及成本拉高,但長期藥物發展的規劃不會轉變,只是送件前會更趨謹慎,以免往來文件時間徒增成本及不確定性。 

法人也認為,FDA新藥審件期拉長,且每年新增藥證數量減少,國際藥廠需有更強健的現金流,才能支應後續研發,不排除藥廠將更聚焦具發展性的市場,產業間的合縱連橫也可能更加速。

出處 精實新聞/記者蕭燕翔